河南省税务局:褒奖诚信联惩失信 让守信者更有“获得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秀良 张珍珍 通讯员 杨茜茜
7月12日上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会上通报了税务系统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联合惩戒相关情况、打击虚开骗税工作开展情况和a类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及优质服务措施等情况。
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助力诚信建设
近年来,税务部门围绕企业诚信纳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手抓守信激励,一手抓惩戒失信,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据了解,自2014年税收违法的“黑名单”制度实行以来,截止到2018年6月份,河南省各级税务部门共对外公布重大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398起,涉及法人或负责人422人。
同时,为了利于“黑名单”当事人自我纠错,税务部门还建立了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黑名单”当事人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截止到目前,已经有62户“黑名单”当事人从“黑名单”中撤出。这一举措保护了纳税人的信用修复权利,体现了税收执法的刚柔相济。
多部门紧密协作 打击虚开骗税行为
我省各级税务部门在维护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围绕“保持打击骗税和虚开高压态势,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的总体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联合公安、海关、人行等部门稳步推进全省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工作。据统计,2017年,全省各级稽查部门共检查虚开骗税案源1704起,认定虚开金额222.78亿元,税额34.93亿元,查实骗税及违规退税1.78亿元,查补入库税收6.43亿元,已移送公安214户,公安机关已抓捕犯罪嫌疑人101人。2018年1-6月,全省各级稽查部门共检查虚开骗税案源1473起,认定虚开金额66.64亿元,税额9.71亿元,查实骗税及违规退税0.51亿元,查补入库税收2.61亿元,已移送公安100户,公安机关已抓捕犯罪嫌疑人17人。
提升纳税信用社会价值 让守信者更有“获得感”
今年,河南省税务局进一步扩大纳税信用评价范围,并增设m级纳税信用级别,让更多纳税人拥有了税务领域信用资产。2018年,全省共有100.05万户企业纳税人参与评价,其中,a、b、m级纳税人共86.23万户,占参评户数的83.34%。在办税服务大厅,a级纳税人可享受办税“绿色通道”,在发票领用、出口退税、日常办税等多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
我省税务局与30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出18个领域41项守信联合激励措施。今年上半年,与银监部门建立“银税互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全省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向守信企业发放“银税互动”相关贷款5729笔,其中涉及小微企业3639笔,小微企业银税贷款金额达117.22亿元,成功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的融资资本,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