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作为中国仅此于阿里巴巴的电商品牌,曾一度号称要打造中国的亚马逊,他的经营模式一直是许多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作为一个重资产的电商平台,尽管京东的年报在早些年一直是出于亏损状态,但也抵挡不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腾讯、沃尔玛以及今日资本都投入巨资入股京东。
京东的商业模式与亚马逊初看都是相似的,都以网络销售为主的公司,在初期都是在不断烧钱,都注重打造自己的物流队伍,都强调货物的品质以及物流的时效性。现在,亚马逊已经成为全球有名的互联网企业,而京东却还在与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市场厮杀。
如果从商业模式分析,其实京东要成为中国的亚马逊,恐怕还由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亚马逊的大数据,已经成为亚马逊最为依赖和重视的部分。依靠大数据分析客户的喜好以及分配仓储物流,在价格利润和客户需求中寻找到平衡点,协调供应商与客户需求等。依赖大数据,亚马逊已经能够从客户、利润、供应商中寻找到最佳的赢利点,大数据给亚马逊带来的盈利已经超千亿,原先引以为傲的物流则成为润和大数据的工具。
亚马逊似乎已经成为一家依赖电商的科技公司。
反观京东,同是作为b2c的电商,还处于物流搭建的阶段,一直加强物流队伍的建设,资本一直往物流队伍,仓库建设等方面转移。为集约成本,许多自营商品已经开始外包,京东则通过物流将许多商家融入到其生态系统当中,自己充当生态系统运营者的角色。
正因为如此,昨天看空机构开始瞄准京东股票,质疑还在重资产模式下的京东的估值过高,京东的经营模式以及盈利点再一次遭到质疑。
京东和亚马逊比较,京东还是出于一个借助物流打造的电商品牌,与如今以科技为导向的亚马逊存不小的差距。尽管一直出于追赶的道路,相信京东会在即将到来的6.18京东节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毕竟,盈利才是电商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