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蜜桔和脐橙丰产了,价格也不错,仅第一批上市的蜜桔就卖了4万多元……”近日,四川省泸州市渠坝镇立石村3组果农徐学成的蜜桔和脐橙大丰收,夫妇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脐橙出售。据徐学成介绍,他自1999年起就开始在农村创业,承包了村集体经济林果园从事水果种植,今年,40亩果园收入10万元不存问题。好收成源自好品种,15年来,通过土壤肥力培育和品种改良,他让昔日贫瘠荒山结出“金果”,徐学成也被当地人称为“致富老哥”。
退伍返乡
学果技吃“技术饭”走四方
徐学成,今年62岁。1980年,徐学成退伍回到老家渠坝镇立石村。当时,徐学成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想着学一门技术,因为他从小就从父辈的口中得知:一门手艺在手,终生都受益。
当时,我区正在大力发展经济林,农业部门在各镇推广柚子、枇杷、甜橙和广柑等水果,徐学成家附近那片100多亩的原村集体荒山也被开垦成了果园。
“小徐,你想不想学果树栽培技术?”当时,区农业局果技专家李云西在村里蹲点,指导村里发展果园。李云西见徐学成聪明勤快,就收他为徒,传授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两年时间里,李云西带着徐学成走遍了我区各乡镇的大小果园,一边从事果技推广一边传授徐学成水果栽培管理技术。
承包果园
勤劳夫妇掘金荒山
“刘支书,听说村里的果园要对外承包,可以承包给我吗?”1999年春,徐学成正在重庆帮人管理果园,得知村里的集体果园因管理不善要对外承包经营时,立即辞工回家找到村党支部刘谋华。“行,你懂技术,果园交给你管理,群众放心……”
说干就干,徐学成和几名村民商量后,打捆承包村里那片100多亩的果园,其中,徐学成以每年3200元的承包费承包了家门口那片40亩杂柑园,承包期为20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徐学成的果园产量虽然稳中有升,但经济效益增长却不明显,有时出现销售难。针对这一情况,徐学成又细心对周边水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并向区里的果技站、批发商打听行情,发现市场对脐橙、蜜桔、不知火等名优品种水果需求旺盛,价格也较高,自己果园的血橙、杂柑市场低迷,所以价钱上不去。徐学成又着手对自家果树进行品种改良,引进果大、味纯的脐橙和蜜桔。
仅仅两年的时间,徐学成改种了500多株脐橙和200多株蜜桔,新品种也为他带来好效益。“这一片脐橙林可是我的‘宝贝疙瘩’,一棵树约产脐橙50斤,这片林子总产量可达两万多斤,纯收入三、四万元。”徐学成说:“脐橙是‘橙中之王’,无核、甜酸适中,品质极佳,很受大众喜爱,销售很火爆,每公斤6元都很抢手。”
传授技术
成立专合社壮大果产业
当村民们看到原来的一片荒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果园,一年还能赚上几万元,不少人不禁动了心,也开始把自家荒山开垦出来发展特色水果。
自己富不算富,让乡亲们富起来才是真的富。为此,徐学成成了村里的技术顾问,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植技术手把手地教给种植户。什么时候嫁接成活率高,什么时候治虫效果好,徐学成不仅在自家果园里办讲堂,还经常到附后近种植户家里作免费技术指导。
2013年,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徐学成和100多户种植户一起成立了风动石水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商标。目前,立石村水果种植面积近1000亩,种植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目前,每年树木挂果后,一些村民都会把手中的果品交给专业合作社代为出售。如今,在渠坝镇立石村,徐学成是大伙眼中的“致富老哥”,村民们争相向他请教,徐学成也会毫无保留地为大伙传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