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 ‘卡玛’系列

植物学名称:
violawittrockiana种子数量:
700至890粒/克种子类型:
原始种子
准备阶段
基质ph值为5.5至5.8。ph值较低容易抑制植株根腐病的发生,同时硼的缺乏也会使得芽端停止生长或生长矮小。
发芽期管理
第一阶段:观察记录:在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出现胚根并开始生根。
基质湿度:整个种子表皮需要保湿才能发芽。可以在种子上覆盖薄薄一层蛭石以保湿。基质一定要变黑且有光泽。注意,如果基质太干会造成发芽不整齐。
基质温度:20℃。
基质ec值:小于0.5。
光照:发芽不需要光照。50至200勒克斯的光就有助于发芽。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允许基质可以稍干,以有助于根部插入到基质中。
观察记录:在第二阶段结束的时候,发芽完成。根部继续生长,茎出现而且子叶逐渐扩展开。
基质湿度:持续保持基质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制约它对氧气的利用,从而影响根插入到基质中。
基质温度:白天为20℃至21℃,夜间为18℃。
肥料:施用三色堇专用肥或含钙肥(13-2-13-6ca-3mg),氮的浓度为40ppm至50ppm。
基质ec值:0.5至0.75。
光照:10000至12000勒克斯。
第三阶段:观察记录:在第三阶段末,根部插入穴盘穴孔中,已经出现第一片真叶。
基质水分:持续保持基质处于饱和状态会制约它对养分的吸收,影响根插入到基质中。
基质温度:保证白天温度为18℃至20℃,夜间温度为18℃,以避免幼苗徒长。
肥料:施用150ppm的硝酸钙。
基质ec值:0.75至1.0。三色堇对高盐度很敏感,所以避免ec值超过1.5。
光照:25000至35000勒克斯。
生长调节剂:当第一对真叶完成生长时可以施用生长调节剂。可以施用5000ppm的丁酰肼,嘧啶醇和多效唑。也可以采用昼夜温差法。
第四阶段:观察记录:在第四阶段末,根系可以很容易地固定在穴盘基质中,形成根团。有2至3组真叶。
基质湿度:持续保持基质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会造成幼苗徒长。
基质温度:为了促进植株早开花要降低夜晚温度到15℃。
肥料:施用150ppm的硝酸钙。
基质ec值:1.0。
光照:35000至40000勒克斯。
生长调节剂:施用5000ppm的丁酰肼,嘧啶醇和多效唑,或是采取昼夜温差法处理。
生长期管理
基质:选用疏松、排水性能好的基质。这对于温度和光照强度都比较低的较冷的种植季节非常重要,因为基质会干得比较缓慢。
基质ph值:5.8至6.2。当ph值大于6.5的时候,就可能引起根腐菌感染,从而使得根部受到损害而变黑。症状也表现为下部的叶片变黄且植株死亡。不良生长环境的植株在高温条件下特别容易感染病菌。
基质湿度:当生长环境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偏低时,就要减少浇水的频率。基质长期处于水饱和状态将会导致植株徒长。当在温暖且光照强度高的环境下生长时,注意不要让植物萎蔫。
肥料:施用含钙的肥料,氮的浓度为100ppm至150ppm。在较冷的季节生长时,铵肥可以导致烂根现象。当氮浓度太高会造成徒长。
营养元素:植株出现畸形和褶皱的叶片就说明是钙缺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在移植前施用硝酸钙或在基质中添加含硫酸钙的肥料。硼缺乏会使顶芽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发育矮小,叶子皱起且增厚,同时伴随着节间变短或者长出大量多瘤且向外生长的侧枝。在温暖的天气因为浇水频率太高而导致硼缺乏非常普遍。ph值低于6.0可以保证硼更容易地被植物利用。应用硼砂这种方法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注意:使用多效唑过量,也会产生和缺硼或缺钙相似的症状。)
基质ec值:避免ec值在1.5以下。三色堇的根对铵很敏感。
环境温度:在温暖的天气条件下保持白天温度为20℃或者更低。在较冷的季节,保证夜间温度为15℃将会促进提早开花。温度低于15℃虽然会促进生成更加强健的植物,但是也会增加种植时间,同时延迟开花。
生长调节剂:可以使用5000ppm的丁酰肼,嘧啶醇和多效唑,以及丁酰肼和矮壮素的混合液,或采取昼夜温差法处理。注意,在温度超过32℃时,如果使用高于5000ppm的丁酰肼,叶片将出现畸形且增厚。
常见虫害:蚜虫。
常见病害:黑斑病,霜霉病,根腐病,褐斑病。
时间安排
时间的安排要根据种植条件的温暖还是寒冷而变化。为了赶上春季销售,种植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要在温度较低的冬季种植。
穴盘苗期:5至7周。移植苗到3英寸(7.62厘米)的花盆中需要4至5周。移植苗到4英尺寸(10厘米)的花盆中需要5至6周。
花园表现特性
光照:全光照。
株高:15至20厘米。
冠幅:15至20厘米。
‘蓝蝶’
‘火焰’
‘斜纹粗布’
详细内容请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