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死翎活耍功夫,则不借助于手的操作,而是单凭头部(颈脖和咬牙之劲)动作来控制和支配翎子,使它产生许多优美的花样,或呈现 出某种特定的姿态。目前在戏曲舞台上,常见的舞翎花样有下列几种:为一戏曲网
(一)蜻蜓点水。借着脖子的梗劲和脚趾向下的扣劲,使 一根翎予倒下不动,而另一根翎子冉冉垂直挑起,左右更替,交叉而上,犹如蜻蜓吸水。此技巧用于激怒难忍或凝神思索。
(二) 燕儿钻天。先颈部使内劲,提气后头部再使劲,双翎随之直上青云,婷婷玉立不动,好比喜上眉梢般把心都要提起来了,有时亦可用作怒发冲冠。
(三)凤凰展翅。一根翎子向侧面偏垂,另一根翎子绕一大圈,至正前方时以脆力挑颚,翎子随之挑起,而后将头偏向另一侧。以同样方法挑动另一根翎子,左右循环,由低而高,山上而下,恰似风凰展翅,多寓有自鸣得意和反复观看的意味。
(四)挽双浪花。身持正而背手,重最托于一足,另只足 提离地面或触地搭力。负重那只足的膝关节有节奏地连续曲伸,随着身体高低起伏,使双翎上下对称起浪。再起步边走边前后摆动, 浪花套圈遂成竖的或横形的 8字状,分别称之为拐把花和 双环花,用于丧现气度厚重人物的观望、试冠或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