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久

当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用当事人提交材料到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一般在五日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什么
(一)证据很重要。
就加班费纠纷来说,最主要是的举证难,需要劳动者自己收集证据。想要争取加班费,必须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任何跟加班有关的证据都可以留意收集。比如日常出勤的安排表、打卡记录、其他同事的证明、领导安排时的录音证据等。
申请加班费,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证明你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提供了劳动,而且必须是单位要求或者安排的。现实中,由于普通员工不注意这方面证据的收集,而且有时就是领导一句话就加班,没有任何书面或其他形式的证据,即使申请仲裁,往往很难得到支持。
确实,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取证难是很多职工面临的现实问题,大多数的加班往往只是领导的一句话,即使有出勤表或是排班表,这些证据也往往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很难成为职工的证据。为此,如果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收集证据是十分必要的。
(二)时间也很重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开始计算的时间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但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1年时效的限制,在在职期间,不管多久都能申请劳动仲裁,终止劳动关系之后必须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加班费问题是很多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劳动监管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减轻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及负担;作为劳动者的保安员也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也同样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完善用工制度。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去哪里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的,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的,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提交材料到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一般在五日内。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久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