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桥梁声测管的技术安装标准

声测管管壁内外防渗处理:管壁内外涂两遍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管壁内外从外观上均匀涂黑色管材。沥青涂层厚度一般应达到1毫米。声测管使用千斤顶校正整个涵管,使其中心位于规定的中心线上。
直插式声测管中管:一端焊接有一个子管件,形状类似汽车活塞,上面有两个密封圈和一个卡簧,可以很好地与底管的母管件对接,轻轻按压就可以卡入键槽。另一端焊接有母管件,以便连接下一根管子。直插式声测管顶管:一端焊接子管接头的管件;另一端无接头,加管帽防止杂物掉入。
直插式声测管多为厚壁管,壁厚2.0~3.5,可直接焊接在桩基钢筋笼上,也可用多根铁丝扎牢。依次固定下管、中管和上管。检查卡圈和密封圈后,可以直接将其插入对接接头,无需其他工具的帮助。构造很简单。安装简单,成本略高于其他声测管同型号产品。密封性能不如螺杆式,但比卡式好。目前采用声测管的设计方法,计算采用悬挂、组合梁、钢筋拱理论,均为一般巷道提出。但针对声测管巷道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全声测管及软岩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支护设计要求,尚未建立起符合其特点的支护原理和设计方法。因此,目前的技术标准主要是经验性的,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很多盲目性。因此,有必要在进一步研究巷道围岩矿压显现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声测管支护理论。声测管的材料和结构与其力学性能密切相关,锚固剂的质量指标是决定支护可靠性的关键。国内/井下使用的声测管类型较多,但强度和延伸率较低,不能为巷道围岩提供较大的支护阻力,也不能适应巷道围岩的变形,容易造成巷道顶板分层或错位。另外,由于使用了低性能的声测管,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每米巷道安装的声测管数量过多,影响巷道掘进进度。
声测管钻井安装设备的性能是决定声测管安装质量和施工速度的关键。澳大利亚不仅非常重视各种特定用途的声测管结构型式的开发,也非常重视声测管钻机的不断开发和更新。目前国内有电动、气动和液压声测管钻机,但性能结构不合理,零部件质量和整机性能急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至于掘锚联合机组,需要进一步开发和试验,实现掘支平行作业,提高成巷速度。监控是监督施工质量、确保声测管支架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我国高度重视声测管支架的监测工作,已研制出一些监测监控仪器(锚固力测试仪、超声波围岩裂纹检测仪等)。),但是性能不高,功能不全,还没有形成一系列的综合检测技术。此外,虽然监测工作已经开展,但其反馈和指导作用难以发挥。这主要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理论水平低,对监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
钳压式超声波声测管(液压式声测管)主要规格为:
50薄壁钳压式声测管规格标准:50*1.0、50*1.1、50*1.2、50*1.3、50*1.4、50*1.5、50*1.8
54薄壁钳压式声测管规格标准:54*1.0、54*1.1、54*1.2、54*1.3、54*1.4、54*1.5、54*1.8
57薄壁钳压式声测管规格标准:57*1.0、57*1.1、57*1.2、57*1.3、57*1.4、57*1.5、57*1.8
螺旋式(螺纹式)声测管主要规格:
螺旋式厚壁超声波检测管规格:50*1.5、50*1.8、50*2.0、50*2.2、50*2.5、50*2.75、50*3.0、50*3.5
螺旋式厚壁超声波检测管规格:54*1.5、54*1.8、54*2.0、54*2.2、54*2.5、54*2.75、54*3.0、54*3.5
螺旋式厚壁超声波检测管规格:57*1.5、57*1.8、57*2.0、57*2.2、57*2.5、57*2.75、57*3.0、57*3.5由于声测管接头套管太长,焊接质量好,密封在内部的空气不能排出,声波信号要绕远一点或者穿过空气层才能接收到,造成声波信号严重异常,影响对桩完整性的判断。
桥梁、码头高层建筑钻孔桩施工时,要求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质量,并按设计要求埋设测试管(声测管)。直径0.8m以下的桩应埋设两根检测管,两根检测管必须固定在钢筋笼内同一直线上。桩径0.8m-2.0m需要埋设三根检测管,必须以等腰三角形固定在钢筋笼内。2.0m以上需要埋设4根试管,必须呈方形,固定在钢筋笼内。一般要求钢管外径50-60mm,壁厚3.5mm左右,施工时采用现场焊接方法。这种方法成本高,施工操作复杂,给现场施工带来很大不便,施工成本仅占普通焊管成本的1/3左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由于声测管的焊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焊接人员。为了保证桩基混凝土的质量,桩基浇筑过程中是有时间限制的。钢筋笼对接过程中,焊接好的试验管必须焊接,增加了钻孔灌注的施工风险。我公司生产的声测管安装时只需将上管插入下管,然后用简单的工具轻轻拧紧即可。不需要焊接,不需要动力,不需要技术,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避免了长时间安装带来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