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到泰国货运公司
近几年来,国内的快递市场红利不断,在肥沃的土地上民营快递快速成长,只是,进入我国市场30年的外资快递企业却好似并没有吸取到太多营养,它们在我国的日子也是每况愈下。
近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际物流三巨头之一dhl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顺丰拟用55亿元现金整合dhl在我国大陆、香港的供应链管理业务、管理团队和相关科技技术。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业务是dhl的强势业务。
其实,不仅dhl走上了出售业务的道路,另一个国际物流巨头ups早在dhl之前选择向我国市场妥协——2017年ups与顺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国际业务。
因此今年会是未来的重要时期。那些没有把重点放在车队、园区及网络设计中的生产力和技术革新的公司肯定会被甩在后方。蜂拥的司机,拥堵的大货车,路边堆满货的场地,马路边等待短驳的各种三轮车和小货车……脏乱差,这是货运市场给人的感觉。停车场、信息大厅、信息部,司机之家,这些曾是大多数货运市场和物流园区的标配,货运市场内信息部门前的小黑板,穿梭游走的司机,讨价还价的声音,后来有些园区小黑板换成了电脑屏,这曾经是多少物流人最熟悉的味道,如今在不知不觉中,货运市场的人越来越少,信息大厅也空空荡荡,你有多长时间没去货运市场了?货运市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货运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货运代理人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承运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企业。我们通常所说的货代更多的是指货运代理企业。面对各式各样的物流方案、物流服务商,从业人员又该如何选择那个“适合自己的”呢?本文对目前市面上的五种主流跨境物流方式做了总结。1邮政小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70%的包裹都通过邮政系统投递,其中我国邮政占据50%左右的份额,香港邮政、新加坡邮政等也是我国跨境电商卖家常用的物流方式。
拉货时间变化大,竞争力强司机都聚集在一个地方,会在一起打打牌消磨时间,然后当有人找到其中一位的时候,货车司机开始和货主讨价还价,最终确定出双方合适的价格,达成交易,一天接几单,可以说全凭运气和定价。3、空车时间长,浪费时间成本当小货车司机给货主拉货结束后,就会空车返回到聚集点,然后在空车返回的过程中,浪费了用车成本和时间成本。
时至今日,国际物流巨头dhl、ups、fedex进入我国市场已近30年,并且早在十几年前就获得国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些国际物流巨头可谓也赶上了我国快递行业的快速成长期,但是,它们却并没有乘上这趟飞速前进的快递列车,它们不得不伸手拉住疾驰而行的本土快递企业的衣角。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物流巨头dhl、ups、fedex纷纷进入我国市场,那个时期,它们几乎垄断着国际快件业务。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管理上,这些国际物流巨头一直是民营快递学习追逐的方向。
2010年开始,3家快递巨头先后获得国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理论上来说,这3家企业迎来了第二春,可以在国内业务上大干一场。但是这3家国际巨头却望而却步。从此以后,它们在我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低。
本溪到泰国货运公司
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交通部为落实国务院有关“放管服”改革要求、精简道路货运行政许可事项,决定将于2018年年底之前取消部分道路物流货运行政审批事项。未来那些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的持有者将不用再办理运管部门核发的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只需要有交管部门核发的行驶证和即可。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5年间,外资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市场份额从3.0%下降到0.6%,下降幅度为80%;5年间,外资快递企业的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从14.8%下降到6.2%,下降幅度为58%。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2017年我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的数据统计中,我国邮政局对外公布的《2017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没有再提到外资快递企业的任何情况,而是只介绍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具体情况。从继续增长的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来看,外资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仍在下降。
从我国邮政局的统计公报中单独详细地对外资快递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做出说明,再到没有任何笔墨,这也足以说明外资快递企业在我国市场的衰落。
水土不服错失良机
原来,dhl的发展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顺利,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据悉,dhl亚太地区供应链业务正在下滑。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一财季亚太地区供应链业务下降15.4%,第二财季下降10.7%。我国则是dhl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dhl在我国的业务也并不理想。
对于业务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我国快递市场的高成本以及价格战,让国际物流巨头无法适应,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成本及价格战的问题,早已开始影响dhl的发展。dhl在2009年整合了国内快递企业全一、中外运速递、金果3家企业,然而到2011年dhl却将旗下的这3家公司出售。当时的dhl大中华区总裁许克威坦言,外资快递受限于各方面的成本,在价格上比较吃亏。
如今,国内的物流成本依然高企,价格战也依然是快递企业间竞争的主要砝码,dhl等国际物流巨头不仅无法开拓国内业务,就连其把控多年的国际业务也失去优势,不得不寻求本土快递企业合作,借助本土快递企业的国内网络优势,弥补它们的不足。
当然,这与我国跨境贸易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本土快递企业在国际业务上的发力。据悉,本土快递企业正是在2013年、2014年那时开始了国际业务的加速开拓。2013年顺丰就通过设立跨境电商平台试水跨境物流;2014年申通快递开始大力发展国际网络;也正是那个时候圆通与韵达等快递企业也开始大力拓展国际网络。
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趋势之一就是国际化,顺丰、ems、“三通一达”、百世等众多快递企业加速布局国际物流业务,并且业务增长很快。据了解,2017年顺丰国际产品净收入20.43亿元,较上年增长43.70%。2017年圆通国际快递产品营业收入1.16亿元,比2016年增长93.87%。申通快递的国际快递业务在2017年实现639万元的收入,同比38.63%。
国际业务正在逐渐奔向本土快递企业的怀抱,国际物流巨头不得不退一步通过合作的形式保留我国市场业务。
据悉如今的京东配送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爪哇岛,今年年底将扩展至苏门答腊岛,而这两大岛屿囊括了印尼的大部分人口,印尼的廉价劳动力将为京东电商带来全新契机。最新数据显示京东在印尼的员工增长了三倍达到400人,其目前在印尼有四个仓库,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将会再建三个,达到七个,京东表示在未来几个月的计划是把仓库进驻印尼每一个主要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虽前景向好,但印尼固有的劳动模式也将给京东带来一定的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