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生后,很多妈妈都会坚持母乳喂养,前几个月,宝宝不是吃就是睡,完全不分白天和黑夜,特别是晚上哇哇大哭的时候,“老母亲”还要坚持给宝宝喂夜奶,就怕宝宝饿着或者没营养。但是,宝宝吃奶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夜奶,该断则断,不然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什么时候断夜奶?
每个孩子断夜奶的时间都不一样,有些可能6个月,有些的8个月,宝宝什么时候要断夜奶,可以看这三个信号:
1、睡眠规律形成
如果家长引导得好的话,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基本可以形成规律的睡眠了。
如果逐渐养成了睡眠规律,宝宝晚上哭闹可能不是要喝奶,而是一种习惯,这个时候妈妈不要急着给宝宝喂奶,可以通过哄睡或者喂水来缓解。
2、开始吃辅食
一般宝宝家长都会在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母乳不是宝宝获取营养的唯一来源,如果宝宝晚餐吃了足够的辅食,晚上是不再需要给宝宝喂奶的。
3、宝宝长牙
如果宝宝开始长牙,家长就可以把断夜奶提上日程了。
长牙的宝宝经常吃完夜奶后,很多妈妈没有精力去清理宝宝口中的奶液,奶液留在牙齿上,可能会形成龋齿,对宝宝以后的牙齿萌出不利。
二、宝宝断夜奶不及时有什么危害?
1、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生长激素在熟睡状态的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左右,尤其是晚上分泌最为旺盛。
如果宝宝经常性的起夜喝奶,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宝宝的身体的正常发育。所以,妈妈要给孩子营造舒适的睡整觉的舒适环境,助力宝宝生长发育。
2、对肠胃造成负担
宝宝的肠胃还没有发育成熟,消化能力也比较差,如果晚上喝了奶后,直接睡觉,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并且会影响身体的吸收,所以,家长只要在晚餐时多吃点辅食,就可以让宝宝睡整觉了。
很多妈妈在给宝宝断夜奶时,都不坚定,宝宝一哭就喂,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妈妈一定要在应该断夜奶的时候给宝宝断奶,才有利于宝宝健康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