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仓库的四个层次体系结构有哪些2,数据仓库系统结构一般采用几层结构二层五层三层七层3,数据仓库分几层每层包含哪些数据作用4,数据仓库通用语义层数据集市层共性加工层都是什么含义5,数据库五层范式是那些1,数据仓库的四个层次体系结构有哪些
分别是数据源、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前端工具。我是来看评论的
2,数据仓库系统结构一般采用几层结构二层五层三层七层
遇到大项目设计dw的时候会分两层(考虑到了聚合粒度差异和数据缓冲),小项目一层就够了。目前数据仓库系统最多就两层。你说呢...
3,数据仓库分几层每层包含哪些数据作用
一个字中所包含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不同的计算机,字长是不同的,4.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4,数据仓库通用语义层数据集市层共性加工层都是什么含义
【数据仓库系统的三个工具层】数据仓库系统通常采用3层的体系结构,底层为数据仓库服务器,中间层为olap服务器,顶层为前端工具。具体如下:1、数据源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部分可以统称为数据仓库服务器。(1)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源泉。通常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包括存放于rdbms中的各种业务处理数据和各类文档数据。外部信息包括各类法律法规、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等。(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数据仓库的真正关键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决定了它有别于传统数据库,同时也决定了其对外部数据的表现形式。要决定采用什么产品和技术来建立数据仓库的核心,则需要从数据仓库的技术特点着手分析。针对现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并有效集成,按照主题进行组织。数据仓库按照数据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企业级数据仓库和部门级数据仓库(通常称为数据集市)。2、olap服务器:对分析需要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按多维模型予以组织,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趋势。其具体实现可以分为:rolap、molap和holap。rolap基本数据和聚合数据均存放在rdbms之中;molap基本数据和聚合数据均存放于多维数据库中;holap基本数据存放于rdbms之中,聚合数据存放于多维数据库中。3、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应用开发工具。其中数据分析工具主要针对olap服务器,报表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主要针对数据仓库。-
5,数据库五层范式是那些
第一范式(1nf)
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例如,对于图3-2 中的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多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3.4.2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如
图3-2 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3.4.3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
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