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程序,提高采购效率是近两年来落实高校采购“放管服”的重要举措。贵州省财政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有关事项的通知》(黔财采[2019]1号,以下简称《通知》),自3月1日起开始执行。
《通知》对省属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作了哪些规定呢?《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贵州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贵州省一直在加强省属高校的自主权,但放开的力度还不够,反映出来了一些问题。为此《通知》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
一 扩大采购自主权
据介绍,扩大采购自主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自行组织采购活动。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自行组织或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采购各类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活动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贵州省集采目录及限额标准执行。
其二是自行选定评审专家。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可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在贵州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之外自行选定评审专家,选定的专家不得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采购人应优先选择本单位以外的评审专家,专家名单随同中标、成交结果一并公告,并对自行选定的评审专家进行标注。
二 优化采购流程
首先,邱主任发起成立致辞:“质谱技术是一门广受关注、优势独特、但又特点鲜明的新型技术,现如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临床检验的应用逐渐增多。搭建质谱学组旨在搭建质谱技术与临床实验室的桥梁,以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的规范化应用。”
值此良好契机,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丛玉隆教授发起成立质谱学组,担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副主任邱玲教授担任学组组长,副组长为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高级工程师马庆伟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检验教研室主任黄宪章教授以及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居漪教授。目前该学组成员包括国内质谱临床及科研应用专家及国内外质谱领军企业代表, 终核定学组委员共计27人。
各地雾霾天气不断出现,环境问题变得沉重而敏感。环境治理也引起了政府以及各地的重视,并不断投入和采取措施方案,因此环保监测股业绩均受益出现了增长。多家环境监测仪器公司业绩同比上涨,这与我国对环境治理的重视与投入有着 大关系。
雪迪龙三季度报表显示,公司1-9月营收3.40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7020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脱硫、脱硝销售收入的增长。
先河环保的q3报表预告也显示,公司1-9月预盈利3451万元到3921万元,同比增长10%-25%。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大气监测产品的增长,这也与 环保政策落实息息相关。
天瑞仪器和聚光科技,由于其主营产品均涉及到环境检测仪器,因此其业绩也出现增长。天瑞仪器1-9月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9.3%;净利4331万元,同比增长29%。聚光科技预计前三季度盈利9034万元到11042万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0%至10%。但是就目前来看,环保股业绩还尚未出现大爆发。不过未来污染溯源和污染物减量两大方向,仍将是我国环保治理 的投入点,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企业仍将受益。
“扫一眼,就是100千米。”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陈宏宇说,在700千米高度的轨道上,单星成像幅宽达100千米,两颗卫星幅宽可达到约200千米,相当于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杭州西湖来了一张“全景式照片”。
两颗高光谱微纳卫星每日观测范围 可达500万平方千米,一个月内可实现全球覆盖。经测试,数据准确度和质量满足开展光谱后续定量应用的精度要求,将为各类科研院所、高校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将建立数据下载共享渠道
目前,我国高光谱遥感数据应用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高光谱数据源较为匮乏,以前都是从国外购买卫星数据,在数据获取定制化、实时性、连续性上受市场、政策等壁垒限制。这两颗宽幅高光谱微纳卫星不仅填补国内独立自主高光谱数据源的空缺,而且其后续数据产品将对国内科学研究项目免费公开共享,将使得卫星工程的意义突破遥感数据本身的价值。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担着光谱微纳卫星的数据管理、科研应用与共享等研究工作,目前已接收超过7.5tb的卫星原始下传观测数据,实现数据解码、校验、入库、相对定标、 定标及快视图生成等数据处理功能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