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施行最低工资标准,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规定超过国家规定最低工资的限度,但对于最低工资的标准,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规定。那么最低工资的标准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最低工资标准包括五险一金吗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由于规定并未明确是否剔除“五险一金”,所以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五险一金”,各地规定不尽一致,有的地方明确不包含,而有的地方则包含在内。由于地区差异,部分地区在最低工资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1、最低工资不包括五险一金:北京、上海。
2、最低工资包括五险但不包括公积金:江苏。
3、双重标准:规定了包括五险一金的最低工资标准与不包括五险一金的最低工资标准,比如福建。
三、最低工资是否包含社保
最低工资标准中已包含了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部分。所谓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明确指出,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据此,最低工资标准里考虑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这一因素的。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是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依法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后,劳动者实际领取的工资可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综上所述,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根据各地实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决定,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都不一样,同时一段时间后各地会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最低工资的标准是什么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