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六间房85亿元重组意在“排雷”,下一步或港股IPO

火速重组,火速问询恰好,很多人因新宿直播卡密而带来更多的益处,使之蓬勃发展,对行业的促动也是较大的。
近日,原本被传言要ipo的花椒直播,竟然和六间房重组了,前者估值亿元,后者估值亿元,新公司的估值也将会不低于亿元,这被外界解读为结盟对抗映客的ipo以及直播红利衰退,是一种报团取暖的行为
花椒年亏损.亿元,需要装入新资产说资本故事可以理解,但是年盈利.亿元的六间房至少在财务报表上看起来十分健康,为什么要与一个财务上如此差的公司重组呢?这个问题不光我们想知道,证监会也想知道
就在方案发布的第二天早上,六间房的母公司宋城演艺就接到创业板的问询函,就重组的细节问题进行问询,其中很明显的一条就是:同处直播行业,为什么花椒亏损严重,但是六间房却能盈利如此好?这很奇怪,不是吗?同行业现在能查到数据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亏损的,比如行业第一的映客直播年实际上是亏损.亿元的;再往大了说在线视频类的企业就没有不亏损的,b站、爱奇艺等都亏损,虎牙直播也是刚刚才实现盈利不久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亿分红,宋城演艺成功甩雷本次并购重组最大的赢家就是宋城演艺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资金回报
首先是现金分红
根据重组公告的资料,在重组之前宋城演艺将会突击分红亿
这也是很多公司并购重组的套路性动作,我账上有钱不可能带到新公司,肯定是先化完再合并,对自己才有利
根据资料,目前六间房账上现金仅为.亿元,应收账款也不过多万,哪里有能力分红亿呢?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自己现金可以分红,会采取贷款的方法获得现金再分红,然后把债务带到新公司,这是一种吃相十分难看的做法,以六间房的现状,大概率会采取这样的做法
这也是宋城演艺推动六间房重组的重要动力之一
这次重组分红加上投资收益,可以为宋城演艺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公告明确表示根据初步测算,本次交易产生的利润预计超过宋城演艺年净利润的%
年宋城演艺实现净利润.亿元,这意味着这一项资本运作将会为宋城演艺带来超过.亿元的利润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话,应该记得前些天宋城演艺未来两三年公司利润规模和公园数量规模翻两三翻的言论,这一从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口中说出来的话被外界解读为故意夸大成绩,推高股价,也因此受到深交所的关注,要求其说明盈利能力提升背后的理由
如今来看,通过六间房这样的操作,的确能够帮助公司实现业绩短时间的爆发,但这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业绩,仅仅是一次财技展示而已
年累计亏损.亿元,花椒终于找到了新故事这次重组方案的公布,应该是花椒财务数据的第一次对外公布,终于揭开了这一软件的神秘面纱
根据宋城演艺公布的资料显示,花椒直播的运营实体北京密境和风科技年营业收入.亿元,当年度净亏损为.亿元,两年累积.亿元
这个业绩是很难看的,作为曾经的第二大移动直播软件平台,花椒直播与映客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根据映客ipo的资料显示,映客直播年.亿元,当年实际上亏损.亿元,但是在经过一番调整之后,经调整的净利润是.亿元,已经实现了盈利
这也是花椒直播尴尬的地方,或者说在未来有可能埋雷的地方
持续亏损对于花椒直播来说肯定是非常难受的,不论是对曾经倾注心血的周鸿祎还是日后的资本运作中,亏损是一大隐患,对于已经过了红利期的直播行业来说,金主爸爸们要么押注第一名,要么选择已经盈利的平台
对于花椒直播这样行业中间几名,在映客已经赴港ipo的情况下,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情况可以说是十分危急了
选择和六间房重组则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一来因为六间房一直处于盈利的状态,新公司的业绩肯定能够扭亏为盈,二来行业后几名抱团取暖,对于挑战映客的地位,增加行业话语权而言都是十分有益处的
因此重组解救了花椒直播,也提前排除了花椒这颗隐形的地雷
下一步大概率港股ipo花椒直播和六间房重组之后的下一步会是什么?文娱商业观察认为大概率会是赴港ipo
首先是花椒直播已经在今年上半年传出ipo,官方的回应是不予置评,在中国公关界的语境里,这一态度暧昧的答案已经默认传闻的真实性,如今和六间房重组成功,也更有底气ipo
其次花椒直播如果ipo,只能是赴港,别无其他选择,至于原因则相当复杂,和近日密集新经济企业集中赴港ipo类似
一是因为a股ipo对于这类企业的大门几乎已经关闭
目前a股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整个市场流动性趋紧、情绪低迷,显然不适合;况且在a股审核机制下,对于花椒直播这类的企业是严格而又谨慎的,前者映客和宣亚的重组轰轰烈烈,最后不得不黯然收场,映客如今也正在赴港ipo的最后阶段
二是现阶段赴美已经成为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因为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阴云并未散去,特朗普还进一步威胁加大贸易战金额,让中美两国的神经都绷得很紧,在以政治风向为第一原则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也很识趣地远离美国资本市场
只能说爱奇艺、b站和虎牙等公司是幸运的,在贸易战爆发之前顺利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如果换成现在根本不可能
三是港股自身改革,推出同股不同权等措施拥抱新经济企业,包括小米、美团在内的超级独角兽企业陆续赴港ipo,虽然香港的制度和大陆大不同,但是毕竟是一家人,去那里ipo不会有任何政治风险
因此,重组后新公司的ipo文件板上钉钉会出现在香港资本市场,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时间问题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浮萍;来源:文娱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