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活动行业如何自救?一封来自活动行业的抗疫倡议书

当前,正值全民抗疫最关键时期。全国各地响应国家号召,闭门不出,闷死病毒。然而,在这一壮士断腕的举措下,另外一种危机悄然而生,全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按下了暂停键一般,餐厅关门、旅游退单、生产停滞……广州演出公司都有自己的演出设施及高水平的演出队伍,能根据各类客户不同要求,提供形式各异的演出服务。
在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现状下,如果经济发生停滞或者严重倒退,可能会引发比疫情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此发展下去,会导致中小企业破产潮、大量人员失业以及更为严重的亚洲乃至全球的经融危机。
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下,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边抗击疫情一边有序复工的艰难举措,希望能在平衡中找寻到使两者损失都降到最低的方案。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都相应出台了各类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如旅游、餐饮等特困行业,国家还定向出来了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对于旅游、餐饮行业,活动行业当前的影响较小,因为活动行业在疫情爆发后(过年期间至2月底,属于淡季。但是,活动行业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可能要远远高于这些行业。疫情结束后,生产类的第二产业将迅速得到恢复,生产完全可以通过加班来弥补遗失的产能。服务类的第三产业也将迅速得到恢复,餐厅、影院人气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活动行业由于本质上就是“大规模人群聚集”的事情,可能将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首先,从政策层面,政府对这一无关民生的事情,一定是最大力度管控,最后时间点才放开;其次,由于活动行业的客户普遍受到疫情的影响,为了缩减预算,可能有些活动就不办了。
作为活动行业的服务平台,在面对行业前所未有的困局时,活动汪呼吁产业上的所有机构以及活动从业者,面对疫情以及灾后恢复,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克时艰。
同时为了降低行业最大程度的灾后损失,活动汪向所有活动从业者发起如下4点倡议:
1、国家层面:产业资金定向补贴
目前已有多个省市都已出台了针对疫情期间的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并且对多个行业进行定向补贴,例如:市政府对生活服务业中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人,视其受疫情影响程度和实际缴纳费额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湖北省政府对从事蔬菜配送的企业,根据配送量给予财政补贴。对组织销售供应的大型超市适当给予财政补贴。
活动行业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救济措施。但是活动行业在全国gdp的占比不低,有些发达城市更是突出(中新网资料显示:2017年会展业对浙江省gdp的综合贡献为4485亿元(人民币,占浙江省gdp总量8.7%,占浙江省第三产业16%。
我能理解国家目前的重点关注视角一定是在民生领域,但是,活动汪呼吁国家能够看到活动行业的困局!
活动汪在此呼吁地方政府加大产业资金倾斜支持,帮助活动行业稳定现金流,度过难关。
2、行业层面:产业链上下游互帮互助
活动产业上下游基本格局为:
客户—活动—供应商。
活动汪呼吁政府、央企、国有企业能尽快缩短资金审批手续,尽快完成对活动的项目资金支付;受到疫情影响较小的行业,如医疗、电商、信息科技等行业,能尽快完成活动项目款项,因为从现在到半年的时间里面,活动基本上是0收入的状态。
面对下游的供应商(av设备、搭建等等,活动同样也要尽可能及时付清项目款,保证下游现金流不出现断裂的情况。
这个时候,是行业最难的时刻,只有产业链上下游互帮互助,才有可能一起跨过这道生死门。
3、层面:不主张裁员,共克时艰
在此艰难时刻,为了活下去,企业不得不采取裁员的办法。但是,这里要呼吁所有活动的负责人要站在长远角度来看待企业当前面临的难题,不要因为眼下的困难就迅速做出裁员决定。因为疫情总会过去,市场上的活动需求极有可能将会反弹,那时候企业需要足够的人力来消化业务。
同时,我们也要呼吁员工也要与企业一起肩并肩“共克时艰”,在企业困难之际,不要苛求还要按照每月工资足额进行发放,陪一起熬过此次疫情才是当务之急。大家要知道,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在0收入的情况下,足额发放薪资能撑过3个月的。
能持续经营下去,这几个月的工资迟早会补回来,但是一旦倒闭,咱们就处于失业的状态了。
4、个人层面:不懈怠,加强学习
一定要相信疫情带给我们的是危机也是机遇。活动行业平时一直处于为客户服务的忙碌状态,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少之甚少。在这段没有业务的时间,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学习、练好内功,此次疫情是企业组织员工集中学习、恶补行业知识的绝佳机会。
员工个人也不要让自己闲下来,一定要抓住这段宝贵的空闲时间,为自己充电。为应对疫情过后反弹的活动需求,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工作。
本文来源:活动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