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油烟检测除了价格厮杀 难道就没出路了?

2019年11月11日0时 ,天猫“双十一”正式开抢,1分36秒突破100亿元,5分25秒成交额超过人民币300亿元,累计成交2684亿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将逐步提高,餐饮店、酒店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进而带动厨房油烟净化器的需求增加。
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让我们认为万物皆可“加速跑”,万能皆可“双十一”。“决战双十一,检测设备最低价1400元,史无前例”。疯狂开打的“价格战”,环保行业的寒冬悄然来临。
山雨欲来风满楼,试想一下,整个行业都开启“价格战”的赤身肉搏,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搭上互联的快车,本是喜事一件,何来忧患?先来看一个“中国摩托出海越南”的血泪史,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越南,“摩托上的国家”。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狭窄、薪资低廉,摩托成为人们出行的不二之选。9200万人口,4500万辆摩托车。
1998年,日企占据越南98%的市场。
1999年,中国摩托野心勃勃杀入市场。中国摩托车比韩国摩托车低 700 美元,比日本摩托车低 1200 —1500 美元。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让中国企业迅速成为越南摩托车市场的“霸主”。
短短3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份额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猛涨到80%。2002年,仅重庆摩托车整车出口越南就达32亿美元。
好景不长,越南政策突变,关税翻倍,中国企业之间在越南的地盘上,开启了疯狂内战,仅重庆就曾有20家企业在越南建设摩托车厂。
随着“价格战”越打越猛,零售价一路下跌,最低时价格仅为170多美元,比中国卖得还便宜。最惨时,每辆车只有30元人民币利润(最初利润能有300美元)。
当时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向媒体说,由于恶性价格战,中国摩托车的价格已经可以用秤称其重量算出来,大体是1公斤4美元,其中还包括运输和保险费用。
新华每日电讯感慨:自相残杀,中国摩托越南卖废铁价。
而更致命的是,价格战背后的短视行为。
为了赚快钱,所以,中国摩托车卖得便宜,却不注重售后服务,一些企业甚至在越南都没什么售后点布局。
还有就是,偷工减料,选择质量差的零部件。
尽管中国摩托车价格只有日本摩托车的13—14,但越南人发现,中国产的摩托车寿命也只有日本的13—14。
日本摩托车常常能用10来年,可中国摩托车三两年就报废了,油耗还更高,用几个月就要去修,还发生了好几起摩托车架断裂的事故。
品牌陨落,中国车企犹如白昼流星过境,而日本车企又重回占有80%市场的巅峰。
如今,在越南用中国摩托,犹如中国一线青年用拼夕夕,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
十几年的耕耘努力,却换的满盘皆输,市场拱手相让,为什么?
为了短期的利润,不惜血战、降低成本、降低品质,将“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亲手打碎,让人踩在脚下,任人践踏。
“一粒沙子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见微知著,作为目前的油烟检测设备行业,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可以通过双十一的降价,让顾客得到利益,让得到业绩,本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如果无底线的破坏规则、击穿底线,只为那一点点快速回笼的现金流,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油烟检测的发芽成长到现在,也就短短的二十多年。国内相关的参考资料、文献少之又少,放在时间长河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得益于2018年《蓝天保卫战》的打响,各类环保行业像打了鸡血一样,从奄奄一息的死亡之境,努力的睁开眼。政策的东风浩荡,让冬眠的大地开始复苏。这个喜讯就是:环保行业又活过来了。
2019年9月23日,《京津冀地区餐饮油烟在线技术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发改委环保节能中心于承迎痛批环保行业:①治理水平参差不齐。②市场竞争混乱,品质难以保证。③忽视设备运行维护。④监测市场混乱,干扰治理结果客观评估。
扪心自问,环保行业,除了“价格战”的跳楼大甩卖,就没有技术流的突破创新吗?油烟检测设备的自动清洗技术、数字电源的升级换代、设备的整体检测效果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发展、环保行业的贡献是否都做好了?
还是说只是打着环保行业的旗帜,只想着账面的现金流。在政策的东风消失之前,收割一下环保行业的韭菜。
掐指一算,油烟检测行业还是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少年。别让他的“自作聪明”毁掉自己,即使五岁会提笔写诗,后来转身也只留给大家一个“伤仲永”的故事。
即使价格战打到“你死我活”的康师傅和统一,最后还是握手言和、抱头痛哭。
取代你的不一定是竞争对手,而是那浮夸的演技、贪婪的心理,自毁长城。唯有“持续学习创新”,聚集用户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依托品牌、品质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摆脱价格竞争,迈向价值竞争,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优的产品和服务。
时代是出卷人,顾客是阅卷人,而环保从业者就是答卷人。油烟检测设备除了价格战,还有出路吗?值得你们认真思考,毕竟,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