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最近发文称明确抑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我们经常会在很多文章,尤其是关于房地产的文章上面看到居民杠杆这个词,这里的居民杠杆是什么意思呢?今日跟大家说一下。配资炒股
居民杠杆率:指居民债务和gdp之比,也可以是居民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而目前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55%,跟日本和德国一个水平,也就是说你一个月到手10000块钱先要拿出5500元去还债,剩下的才能拿去消费投资,但我们还要负责医疗养老教育这些刚性支出,这也是不少文章中,说由于居民杠杆率过高,导致买得起房的人越来越少,这些硬性支出都把钱都用完了,还说什么买房呢?
很显然的,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对整体金融风险影响极大。如果居民收入的提速没有赶上杠杆率的增速,当稍微极端的事情发生时,后果很可能是失去,或者是房或者是车或者其他。就像美国经济危机,普通人还不上房贷,被迫从房子里搬出来,流离失所一样。即使过去这么多年,现在去洛杉矶,还是能看到在路边搭帐篷或者睡在车里的人。
当发现整个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意识到这带来的后果对普通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就站出来说杠杆率要抑制,这是非常好的。同时普通人也需要学习和研究,杠杆不是说加就加的。杠杆加多少是适度的,量力而行,评估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不能随心所欲为,更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奢华的欲望去借动辄10%的消费贷。杠杆一定不能对生活有太大的影响。
说到这里,就想起,有不少大v都建议,如果买房一定要贷款,因为这个我们普通人能用到的最大的杠杆了,确实,这就是目前居民杠杆率为什么高达55%的原因了。有一定的杠杆,确实可以推动生活的前行,但是同时我们还要警惕智能工业化后随着效率的提升市场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了,到时候货币肯定是收紧的,也就是说你今天借的钱会在以后越来越贵,另一方面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可能不会再出现之前货币超发环境下的大涨,这就必然导致你的负债成本上升,甚至出现破产。
普通人还要学习如何保全自己,意识到风险是会随时发生的,比如疾病,比如意外伤害,尤其是会对生活和收入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收入。当自己有杠杆在身的时候,要提前做好风险的垫底方案,比如重疾险,财产险等等。当有重大事故或者疾病发生的时候,可以用垫底方案来缓冲它对生活的冲击,让自己不至于硬着陆,不至于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
从几年前居民加杠杆还有巨大空间到现在的增速过快,短短数年,这背后体现的可能是大多数人不懂得分析自己或者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不懂得规划自己或家庭的现金流量,不懂得设置避险和保全方案。当宽松的信贷政策来临和消费主义不断诱惑我们去消费的时候,我们迷失了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