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时效的借款合同如何处理

一、超过时效的借款合同如何处理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对方还钱或者向法院起诉,但是过了诉讼时效当事人已经丧失了胜诉权。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如何避免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避免:可以充分利用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任何一次向借款人主张还款,或者债务人主动还款的,都起到了诉讼时效中断的作用。每次中断的时间,时效都会重新计算。时效中断是法定时效期间因故中断,中断前的时效全部作废,中断事由停止后,时效重新起算。
三、个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1.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2.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3.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4.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5.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