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难产”的营业执照,苏州相城中翔国际家居广场商户3年办不下来

近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照时间,成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苏州多地实现了不见面审批,一张营业执照,最快一小时就能办理。不过,相城中翔国际家居广场的商户们向《曝光台》反映,说他们的营业执照已经办了3年,还是没有办下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南京办公家具会成为行业的主流,会逐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申办材料屡次被退回 每次都有新问题
今年初,从事装修设计的张先生在中翔国际家居广场东区租下一间门店,5月初,他开始办理营业执照。6月17日,是张先生第四次来到澄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第一次:缺授权书
张先生说,他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完材料后表示缺少一份授权书,房屋产权方要授权管理方进行房屋租赁。于是,张先生补了授权书。
●第二次:授权书、情况说明、合同部分文字修改
第一次办证未果一周后,张先生带着补好的授权书第二次前往窗口,但工作人员告诉他,另外三份材料又出了问题。
工作人员告诉他,材料中应该写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先生多写了一个市字,而且少了技术两个字;另外,合同地址与房产证不一致;情况说明也要改。于是,张先生又联系市场管理方修改了材料。
●第三次:审核依然没通过
一周后,张先生第三次递交材料。两天后,他接到便民服务中心的,第四次前往。
●第四次:授权书、情况说明、合同部分文字再次修改
张先生第四次来到办证的地方,这一次修改涉及五处,包括合同上的阿拉伯数字的-1楼要写成汉字地下一层;授权书上必须写明授权时间段;情况说明里赘余的四个字要删除等等。
这也意味着,张先生还要跑第五次,他和妻子感到很郁闷:办证的材料总共就几张纸,都是一些小改动,为什么不能一次说全,本来一次可以解决的事情,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没办好。
延伸阅读:174家陶企的营业执照被吊销,佛山占一半!
70多家商户成了黑户
张先生还算是幸运的,至少还有修改和重新交材料的机会。记者了解到,中翔国际家居广场东区还有70多家商户,他们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的材料,窗口都没有接收。
中翔国际家居广场位于相城经济开发区相城大道1160号,产权方是中翔集团旗下的苏州新中天置业有限。目前,西区由红星美凯龙管理,东区则由中翔集团自己管理。
2017年初,位于相城大道660号的中翔装饰城拆迁,老商户搬迁到了中翔国际家居广场东区。3年来,无论是老商户还是后来入驻的20家新商户,营业执照都无法变更和办理。
经营户自嘲自己成了黑户,经营者没有营业执照就像一个人没有身份证。商户们给记者罗列了他们遇到的麻烦:对公账户使用、络招聘认证、办理pos机,开发票这些都不能顺利办理。
中翔国际家居广场常务副总经理程建峰也挺郁闷,他说,由于办不出营业执照,招商遇到困难,商户们不想来这里开店经营。
不过,在同一个建筑体内,西区的红星美凯龙商户都有营业执照。程建峰说,东区做的很规范,样品展示、经营范围等各方面都与西区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境遇呢?原来,办理营业执照的部门是执行相城区商务局发函的要求。
相城区商务局2017年6月发出的这份函中写到,根据《相城城区商业业态规划》,城区范围内在2020年以前不再新增设立各类市场,望予以制止。
相城区商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收到了澄阳街道的函,说苏州市新中天置业有限所属的红星美凯龙拟以中翔国际家居广场(苏州)有限名义变相办理市场,经营装饰材料、金属材料、建材、针纺织品、五金交电等低层次产品。澄阳街道党工委委员李惠忠说,街道不让经营装饰城,但是街道没有这个职权,就向相城区商务局做了情况说明,相城区商务局做了批复。
相城区商务局局长宋建春表示,从商业规划等角度来看,澄阳街道言之有理,就发了函。
于是, 2017年从中翔装饰城拆迁搬来的70多户商家,就办不出营业执照了。
多部门回应:商场程序合法
澄阳街道表示,他们当初发函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中翔家居广场开业初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不过,广场管理方向记者出示了2017年8月25日他们取得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
相城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表示,中翔家居广场在2017年装修以后,消防通道、消防器材以及负一楼跟一楼、二楼的安全检查都通过了,程序是合法的。
因为在区一级申请碰了壁,2017年,中翔国际家居广场向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营业执照。当年6月21日,整个广场的执照办下来了。
苏州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审批一处副处长徐洁表示,从市级登记角度来说,根据《行政许可法》企业登记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要求,只要符合法律法规、没有列入负面清单目录的,都应当依法办理企业登记,苏州市行政审批局准予登记,是没有问题的。
商户为何还是不能办理营业执照?
消防验收没问题,苏州市一级行政审批局批准了整个广场的登记,但是商户们的个体工商户执照还是没法办。
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矫雯表示,如果产业布局各方面层次比较高,就允许;层次太低、太乱,跟产业布局不一样的,区商务局就出了函给市场主管部门。
调查中,属地负责人表示,中翔装饰城搬迁前,市场管理混乱、违搭违建问题突出,这样的业态不符合区域发展需要。而中翔方则提出,搬迁到新地方就是为了规范经营、转型升级。
澄阳街道党工委委员李惠忠表示,地方政府也担心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对此,中翔商贸集团副总经理吴铭说,街道可以给出标准和要求,家具广场按照要求,把商场形象、经营氛围全部做到位,希望可以正常纳税、正常办理营业执照。
东吴智库执行院长、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段进军认为,高端低端不能笼统地以某一个行业来划分,不要用行政的杠杆,要用经济的手段,相对来说是引导型的。
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则表示,要避免线条过于粗放,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要从疏导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就在前不久,相城区属地与相关部门又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明确,将给符合条件的商户办理执照。也就在记者调查报道的过程中,张先生跑了第五次,终于办下了营业执照。
的确,一个地方的产业形成有其历史客观原因,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安全生产更是必须严格把关。但从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做好服务的角度,对于涉及民生的一些基础性业态,是不是既要赋予其合理的生存空间,做好长期规划,推动其有序发展、转型升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