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直播带货、预售套餐:清明前后旅游业的N个小变化

阳春三月已过,国内马上就要迎来今年第一个小长假。从直播盒子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会一直带来积极的影响。
随着2020年第一个季度的远去,旅游业似乎渐渐走出疫情笼罩的阴霾。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3月17日-23日期间,清明假期火车和景区的预订量环比一周前增长超10%,酒店预订量增长约30%。
不过在国外疫情汹涌肆虐的背景下,我国疫情在得到有效控制后又进入严防严控阶段——3月30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等室内景点在恢复营业一段时间以后又进入临时关闭状态,而全国影院复业的进程也被国家电影局紧急叫停……这势必会影响到国人小长假出游的信心以及旅游业恢复的进程。
在复杂的国内外疫情形势下,熬过第一波疫情冲击的旅游企业,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清明假期?他们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的,又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旅游业逐步复苏
对于备受疫情“折磨”两个多月的旅游企业来说,清明假期是疫后旅游市场恢复重要的第一站。
“受疫情影响,可以肯定的说,今年清明节出游的情况肯定不如去年。”广州酷旅旅行社有限(以下简称酷旅)董事长兼总经理丁根芳表示,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整体表现要高于预期。
据丁根芳透露,酷旅2月份几乎没有任何订单,3月份的订单量也只有去年的10%左右。“不过进入3月中旬后,酷旅的周订单量几乎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长,而到了3月末日均订单量环比增长在20%—30%的范围。”
据了解,酷旅旗下拥有以常规周边游预订为主的c端预订平台要出发,以预售为主的生活服务社交电商平台云客赞——提供本地吃喝玩乐及周边游精选折扣,以及面向亲子家庭的酷芽亲子。其中要出发和云客赞两个平台的销售量占比较大。
同程集团旗下酒店b2b平台深圳捷旅的整体情况大体相似——3月份预订量只有去年同期的20%~30%,不过一线商务城市的预订量恢复较快,达到了去年同期的40%—50%。此外,低星酒店的恢复速度快于高星酒店。深圳捷旅市场总监张艳红预计,如果国内疫情控制得当,预计到四五月份深圳捷旅的业务能够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六七成。
春秋旅游直到3月15日才正式重启业务。“目前只开放了本地游,从业务规模上讲,春秋旅游眼下的情形肯定无法与去年相比,甚至连零头都不到。”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如是说。
而且就算是本地游的业务,也达不到去年的规模。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政策还不允许跨省组团,春秋旅游的出境游、国内游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业务尚未恢复;其二是相比于其他占地面积动辄上万平方公里的省份,上海市占地面积小,没有太多的旅游资源供旅行社组织更加丰富的产品。
“到了周末,上海市民自己开个车就可以去郊外踏青,一天就能跑个来回,无需住酒店,门票也可以自行购买,消费者就没有通过旅行社来进行预订的必要。”周卫红如是说。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内整体形势向好的情况下,春秋旅游的本地游项目还是“热闹”起来。据周卫红透露,3月20日由春秋旅游集团组织的第一批跟团游的7个小团,只有154人参与;而3月27日第二场由集团组织的“上海人游上海”,先后发出了10辆车、参与人数接近400人。在3月28日接受采访时,周卫红相信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上海本地游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对于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的三亚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其影响巨大,而蜈支洲岛作为三亚的知名景点亦不能幸免。据蜈支洲岛旅游区副总裁杨晓海透露,自2月底蜈支洲岛重新开放以来,相较去年同期,游客量大幅萎缩。
“蜈支洲岛恢复营业初期,日均游客量只有百位左右,基本以疫情期间滞留在岛内的游客为主。”杨晓海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但进入3月中下旬以来,蜈支洲岛日均接待游客量逐步增多,目前每天接待量达到了千人的规模。“预计蜈支洲岛将在清明节迎来更多游客。”
预售产品启动快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几乎都提到预售这一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
丁根芳表示,在酷旅旗下的平台中,以预售业务为主的云客赞恢复较快。目前云客赞已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50%左右,平台上300多万的推广员也恢复了往日的活跃。而以常规预订为主的要出发的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5%~10%左右。
而从整体的预订情况来看,预售商品占到酷旅总预订产品中的90%。
深圳捷旅旗下面向c端的预订小程序——惠出发自2月19日上线酒店预售产品以来,已经卖出了一万多套酒店产品。其中高性价比的长期有效度假套餐较为畅销,比如艳阳度假集团推出的199元特价预售产品,价格优惠了一半以上,有效期至2021年3月底,上线后不久就被用户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