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故障判断过程

1)oc 直流母线过电流
变器显示oc即过流,其具有瞬间记忆功能,人为不可设定,主要用于逆变器负载侧短路等,流过逆变器器件的电流达到额定电流2.7~3倍时,瞬时停止逆变器运转,并切断电源;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达到异常值,也将同样停止逆变器运转。具体处理可按以下逐项检查:
a 加速时间是否太短;
b 力矩提升参数是否太大;
c负载外部是否短路、是否过重。比如小车机构有两台电机拖动,其中一台坏了,另一台就可能出现过流;
d pg检测回路是否异常,包括pg卡及脉冲编码器;
e 电流互感器是否异常;
f 主功率器件igbt是否异常;
g 如果以上都没问题,可以断开输出侧的电流负感器和直流检测点,复位后运行,还出现过流,很可能是主控板或触发板出现故障。
2)ov 直流母线过电压
a.减速时间设置过短
b.无变流器装置的系统中,制动电阻接线处接触电阻过大
c.有变流器装置的系统中,电源侧变压器容量偏小,当多台岸桥同时工作时,能量不能及时回馈到网侧(变流器报ov,电网容量较小,达不到要求)
d.制动单元的硬件跳线设置不正确,造成制动过早。
3)os 变频器监测电机超速
a.减速箱侧制动器失灵
b.电机轴端编码器故障(如光栅盘裂纹)
c.编码器与pg卡接线松脱,pg卡与主控板接线松脱
d.编码器回路接地线松脱,引入干扰电流
4)uv欠电压故障
变频器显示uv即欠压,也就是说检测出直流母线电压故障。一般设计者在设计变频器的启动电路时,为了减少变频器的体积而选择小限流电阻r1,其阻值在10~50ω、功率为10~50w。当变频器的交流侧输入电源频繁接通或者旁路接触器mc的触点接触不良,都会导致限流电阻r1烧坏而出现欠压故障。另外还有其它可能:
a.直流母线侧接触器不能正常工作 a)线圈无电压(接触器不吸合)
b)接触器反馈触点不良(接触器吸合后又脱开)
b.控制电源电压低(接入变频器的控制电源)
c.控制电源的外部控制,接触器吸合过早(要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设定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要合适,否则,报故障)
5)pgo 编码器断线
a.编码器至pg卡之间的连接线松动。
b.制动器未能按时打开。
6)ol 过载
变频器显示ol即过载,主要用于逆变器输出电流超过额定值,且持续流通超过规定的时间,为了防止逆变器器件、电线等损坏,要停止变频器工作。具体分以下三种:
a 电流超过额定电流150%且持续60s,就报ol1故障,说明电机过载;
b 电流超过额定电流180%且持续10s,就报ol2故障,说明变频器过载;
c电流超过额定电流200%且持续5s,就报ol3故障,说明系统过载,也就是钢结构力矩保护。
不管哪一种过载,都是由于负载的gd2(惯性)过大或因负载过大使电动机堵转而产生,所以说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变频器出现的故障,就必须检查负载的状况;对于新安装的变频器出现这种故障,很可能是v/f曲线设置不当或电机参数设置有问题。比如一台新安装的变频器,其驱动的是一台额定参数是220v/50hz的变频电机,而变频器出厂时设置为380v/50hz,导致电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磁饱和使电机转速降低、发热而过载。
变频器硬件更换注意事项
a.igbt的更换。要测量各路阻值是否平衡。
b.驱动板的更换,需仔细核对插头与插座的编号是否一致,是否有插座是的。
c.主控板的更换。更换主控板后,需设置变频器的应用参数,电机参数,保 护参数。
d.pg卡的更换。需核对接线端子是否正常。如果换卡后电机启动有震动,不能正常旋转,则需将a、b相对调。
e.g5或g7系列通讯般的更换,只需核对变频器硬件站号设置的拨码开关。
检查通讯指示灯是否正常。
f.676h5系列变频器,通讯板cp916a是一单独cpu,更换后,需上传配置程 序(无硬件站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