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直播带货,言行切勿“跑偏”

“只要各位网友把海鲜买在网上,把鲍鱼吃在嘴上,把平潭记在心上,我就赚到了……”5月16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欧阳晓波化身“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吆喝”。仅2小时全网观看量超300万,抢购订单近12000笔,成交金额320多万元。(5月18日 澎湃新闻网)星旗直播乐趣更多,闲暇之时可以来看看哦!!
近段时间,网络直播带货是越来越火,甚至连董明珠这样的知名企业家都参与其中,更有不少地方官员,甚至是一些市长、县长也化身“网红”,不惜为本地农副产品“站队”“吆喝”。之所以网络直播带货能吸引这么多“重量级”人物不惜为其“抛头露面”,不小的销量是关键所在。
与普通“网红”和企业家热衷网络直播带货不同,地方官员参与网络直播带货,其目的并非为了给自己赚取利润,而是通过销售当地农副产品、宣传当地特色,提高当地特产物色的知名度,帮助群众增产增收。
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农副产品出现了滞销,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严重,不仅群众的经济收入受到了较大影响,更拖累了脱贫攻坚的步伐。如何解决农副产品滞销的问题和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就成了不少地方官员难以回避的问题。
官员直播带货,能够放下身段,走到前台,用实践为民解忧、惠及民生,是转作风、促政风的具体表现。但也要看到,也有部分地方官员误将直播间当“秀场”,不但动心思搞摊派,还组织水军齐呼“领导好帅”,甚至流量注水、销量造假。凡此种种现象,不仅背离了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除了会抹黑党员干部的形象外,更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官员直播带货,初衷和目的都要落脚到推动农副产品销售和对当地特色的推介上来,除了要学会、熟练掌握直播技巧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牢记党员干部的“身份”,谨记法纪、守住“底线”,大力推广当地农副产品、宣传好当地特产特色的同时,更要维护好党员干部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官员直播带货,从本质上说仍是为民服务的一种形式,把纪律挺在前面,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是前提,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本末倒置。(邛竹)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