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2,电脑硬盘的一些性能指标3,硬盘性能指标4,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种5,硬盘的性能指标有哪些1,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http://bbs.8n8.cn/dispbbs.asp?boardid=7&id=4658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都在里面。容量大小,转速,缓存大小,接口类型,单碟容量这几项吧!西部数据的硬盘好!性能强于希捷!同样是单碟500g的,还有绿色环保节能盘(绿标),寻道速度块,缓存同样是32m的,建议楼主买西数新的绿标系列!包括但不限于:转速、接口、单碟容量、缓存大小、磁碟数量、磁记录方式等等。
2,电脑硬盘的一些性能指标
缓存:越在越好(价钱越高)!转速:主流硬盘的转速一定,不是能够选择的!除非你拿一个现在流行的主流硬盘和一个多年前的老硬盘相比!但是谁的电脑又能支持、谁愿意用呢?单、双碟:和转速类似,不是自己能够挑选的!我选择(如果可以)单碟。并、串口:我当然选择串口,主流硬盘的接口,连接线简洁、相反速度快、发热量低、噪声小,占用空间也比并口的小哦。这个我天天有感觉,我电脑里我一块串口硬盘和一块并口硬盘,对比很明显。小结论:推荐使用大缓存、高速串口硬盘!cpu的计算能力,内存的速度,硬盘的读写速度,显卡的计算能力和显存的速度,电源的功率大小,主板的接口速度等。
3,硬盘性能指标
希捷st3160811as--希捷网站并没有该型号,只在关于希捷/脉拓双产品线的一个说明文档中提及,该产品是7200.9系列硬盘。希捷正式的关于7200.9系列硬盘的说明书中,160g串口硬盘的型号是st3160812as(同系列产品中并口硬盘是st160811a),可见这是一个临时命名(在并口硬盘型号后加上一个s表示sata接口)。希捷在零售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一贯不错,但给一些电脑整机厂家的特定加工产品质量一般都不行。我部曾经有一批联想生产的ibm-8114台式机在不到两年时间内70%的硬盘都坏了,而坏掉的硬盘型号无一例外都是:st3160826as,该型号在希捷网站查不到,硬盘上明显标注“manufactured for lenovo”也就是为联想公司制造。楼主的硬盘可能也是这种情况,从hd测试图看有大量坏道,数据存储安全性大大降低(随时可能丢数据)。建议换新硬盘1.硬盘的转速(spindle speed) 硬盘转速就是指硬盘主轴电机的转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rpm),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硬盘的转速也在不断提高。然而,转速的提高也带来了磨损加剧、温度升高、噪声增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2.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rate) dtr(data transferrate): 数据传输率,它又包括了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 rate,又称突发传输速率)和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两种,我们常常说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值是100mb/s,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而内部数据传输率可能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才是一块硬盘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具体如何分析一个硬盘的dtr曲线我们会在后文的测试过程中进行说明。 注:在一些官方资料中大家常常会发现两种不同的单位,一种是mb/s,一种是mbit/s,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说文档中说明内部数据传输率为570mbit/s,这里就不能把570简单的除以8来进行换算,因为这个570mbit中有很多bit是一些辅助信息,简单的除以8得出的数值和其真实性能并不能等同。当然,持续数据传输率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也就是上图中的“27 to 44”这部分数据,不过并不是每一个硬盘厂家都会给出这项数据,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测试来分析了。 3.硬盘缓存 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读数据的过程是将要读取的资料存入缓存,等缓存中填充满数据或者要读取的数据全部读完后再从缓存中以外部传输率传向硬盘外的数据总线。可以说它起到了内部和外部数据传输的平衡作用。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8mb和2mb两种。一般以sdram为主。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寻道时间指的是从硬盘接到相应指令开始到磁头移到指定磁道为止所用的平均时间。单位为毫秒(ms),这是硬盘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和后面要谈到的平均访问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5.柱面切换时间(也称磁道切换时间,cylinder switch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它指的是两个相邻的柱面进行切换所用的时间,具体到磁道上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动到相邻的磁道上方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6. 全程寻道时间(full stroke seek time) 指的是磁头从最外圈磁道上方移动到最内圈磁道上方(或者从最内圈磁道上方移动到最外圈磁道上方)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7.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它指的是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还需要多少时间指定的(即要读取或者写入的)扇区才会转到磁头下进行读取或者写入的相关操作,很明显这个时间和盘片的转速有关,平均潜伏期一般指盘片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单位为毫秒(ms)。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换算出硬盘转速和平均潜伏期的一一对应关系。 换算公式为:(60/硬盘转速×2)×1000=平均潜伏期 可以计算出来,5400转 5.556ms,7200转 4.167ms和10000转 3ms 8.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这项指标在官方技术文档中一般不会出现,它指的是从相应的读或者写指令发出开始到有指定的扇区转到磁头下等待进行读取或者写入(也有的称为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所用的时间)为止的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平均访问时间约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期之和(严格定义中还包括一些指令处理时间,但一般忽略不计)。其单位也为毫秒(ms),它的值我们可以利用hdtach和winbench 99v2.0测试出来。
4,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种
1、硬盘的转速(rotationl speed):也就是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硬盘的速度,同时转速的快慢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 3、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 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到磁头下的时间,一般在2ms-6ms之间。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通常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 。 5、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 technology,简称s.m.a.r.t): 现在出厂的硬盘基本上都支持s.m.a.r.t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硬盘的磁头单元、盘片电机驱动系统、硬盘内部电路以及盘片表面媒介材料等进行监测,当s.m.a.r.t监测并分析出硬盘可能出现问题时会及时向用户报警以避免电脑数据受到损失。 6、缓存: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7、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 8、硬盘表面温度: 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情况。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包括mr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 顺便在说一下预防性维护和保养; 1、正确安装 2、保证磁头在磁头起停区完成 3、防震。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不工作时,磁头与盘片是接触的;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数据区相撞击,导致盘片数据区损坏或划盘,甚至丢失硬盘内的文件信息。 4、防尘。硬盘出现故障时决不允许在普通条件下拆开盘体外壳螺钉。 5、硬盘读写时切忌断电。硬盘进行读写时,硬盘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忽然关掉电源,将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损坏硬盘 。 6、防病毒。计算机病毒对硬盘中存贮的信息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应利用版本较新的抗病毒软件对硬盘进行定期的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立即采取办法去清除 。 7、防高温。硬盘的主轴电机、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工作时都要发热,在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微机操作室内最好配备空调,将温度调节在20-2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