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月份,发电量仅为9.21亿千瓦时;到5月份,已超21亿千瓦时。近期,用电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好消息纷至沓来:在湖北,5月1日,全省电网日用电量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9%,疫情防控期间首次出现正增长;唯有通力合作,我们才能将问卷设计的价值发挥出来,供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6月21日,2月份,发电量仅为9.21亿千瓦时;到5月份,已超21亿千瓦时。近期,用电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好消息纷至沓来:在湖北,5月1日,全省电网日用电量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9%,疫情防控期间首次出现正增长;在广东,5月全社会用电量62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9%,今年内首次实现单月同比正增长,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6.93%、3.14%、12.16%各类在线应用的流量大幅增长,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显现出强劲生命力,平台对大数据和云计算资源需求骤增。
2020年余热发电行业现状
根据电力规划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随着“十三五”高能耗行业去产能提速,2020年前中国行业去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余热发电项目建设稳定增加。节能减排、去产能政策使得余热余压利用率整体稳定提升,装机容量规模提升较快。
从水泥到钢铁、化工等余热发电作为一项通用技术,不仅是水泥、玻璃生产线可以安装余热发电设备,其他如钢铁、冶金、化工这些高耗能行业将来都是余热发电行业的目标市场。钢铁行业的余热电厂的规模较大,一般是水泥余热电厂发电功率的2-3倍,相应地投资金额也较大为行业内公司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从中国到海外国际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市场,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水泥窑余热发电的普及率不高,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中国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无论从技术装备水平还是发电效率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近两年刚刚进入国际市场,未来余热发电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中高温余热利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低温余热未被利用是中国余热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要进一步推广普及中高温余热利用技术,尤其是提高中小型企业余热利用率,要推进余热利用技术与工艺节能相结合,从整个工艺系统分析能源的供给需求,优化工艺系统及其相应的余热利用技术。中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余热利用率提升空间大,节能潜力巨大,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又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近年来成为推进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国可回收利用余热资源4.58亿吨标准煤。2019年中国可回收利用余热资源约4.8亿吨标准煤。到2025年,预计余热发电行业规模将会达到6.86亿吨标准煤。而这也将为中国余热发电提供更多的资源,推动中国余热发电行业的发展。
余热发电行业发展机遇
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动新能源的投资与应用,主要包括光伏、风电、光热、余热回收、地热等,这些产业部分已经进入爆发放量期,部分还在酝酿中,还没形成产业化,如光热,地热,还需要政策扶持。余热发电从发电所用原料的角度看,属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一种;从应用的领域看,它可广泛应用于水泥、玻璃、钢铁、化工和煤炭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和领域。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浮法玻璃窑余热发电技术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他如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余热发电技术亟待发展。中国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巨大生产规模为这些行业余热发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