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饮用水,哪方面最关键?

许多饮用水商家喜欢标榜自家产品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等宣传不在少数,并非质疑商家含量造假,而是标称的含量多少才算多,你又是否清楚,能否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又有多少?通过水站电话的现状可以看出市场前景比较广阔,有利于我们进行参考和投资。
以市面xx矿泉水为例,钙含量:≥400100(4l),每天喝足2升的水来算,喝进去的钙也只有8,占每日钙摄入量(800)的1%不到,还不如喝一口牛奶来得多。所以说水里含有矿物质对人体是否有益,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考虑含量,且这些矿物质元素必须以游离离子状态存在才易于被人体所吸收。
因此,无论是天然水或矿物质水,其中的矿物质含量基本上都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喝水只是为了补充水分,不是为了补充营养。前几年,在出版物和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宣称人体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提倡食用“碱性食物”。不少商家借此大肆宣传“碱性食物”,添加了偏碱性的矿物质使水变为弱碱性,搭上了“酸碱体质论”的“便车”得到不少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其实,健康人的血液的值是735745,是呈弱碱性的,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来维持酸碱平衡,使血液的值维持在735745之间。
一旦h值小于735,并非商家所说的导致“睡眠不好、脸上长痘”等一系列小问题,而是“酸中毒”,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常作为某种疾病的并发症出现,比如糖尿病酸中毒,而这种情况需要的是及时就医,而不是喝所谓的“碱性水”。无论是天然矿泉水还是矿物质水,其中的矿物质含量是微量的,基本上都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也都影响不了身体的酸碱平衡,一般仅能起到调节口感的作用。归根到底喝水最重要的是安全,至于是否有矿物质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在选择和饮用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少量而多次饮水我们一直认为,口渴时身体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
其实,口渴时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并开始利用调节系统进行水平衡的调节,此时饮水虽然可以补充丢失量,并不是最佳的饮水时机,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饮大量水,加重胃肠负担,稀释胃液而影响消化。
每天喝水的时间应尽量分配到一天中,少量而多次。比如一夜睡眠后会丢失不少水分,尽管起床后并没有口渴感,但体内会因为确认出现血液黏稠。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循环血容量。2、认准水质标准对于选择桶装水的家庭,也不要掉以轻心,注意包装桶上面标签是否完整,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是否标明清楚。可通过放倒桶身检测密封性,如果桶盖能转动或桶身有水渗出,则说明密封性不好,很可能感染了细菌。保质期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桶装水标明的保质期一般只有3个月,一旦打开桶装水,应尽快喝完,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只要空气进入桶装水,细菌就会随空气进行水中,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