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山东昌邑:加快建立农村改厕长效推进机制

今年以来,省昌邑把农村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工作方式,大力实施高效、长效推进机制,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农村改厕提质扩面近3万户,做到应改尽改;117座农村公共厕所全部建成;16个后续管护站、16座粪便处理站建成全部投入运行;1座沼气发电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投入运行。空气污染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
建立包靠督导机制,加大改厕合力攻坚
一是将农村改厕列为重点攻坚工作,多次召开全农村改厕推进工作调度会,对10个镇街区农村改厕进行任务分解,层层加压,限期完成。二是印发《昌邑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级领导和直部门包靠镇街区督导机制,实行每日一报改厕进度、一晒改厕现场,每周一汇总改厕情况,每半月一次通报排名。各镇街区成立工作专班,协作配合,工作重心下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镇街区行动、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微信群等新闻媒体对农村改厕先进镇街区、典型社区(村)进行宣传,引导村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建立红黄白督导令考核机制,加快改厕进度规范推进
一是规范建设,培训先行。第一时间完成改厕设备的招投标工作,配齐配足各种厕具,吸取前期改厕经验教训,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落实先培训后上岗要求,切实做好战前准备。二是严格标准,加快施工进度。严格落实施工质量和安装责任制,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加强自行改厕户的排查、调度、检查,按照上级改厕施工规范,进行逐一提升和验收。三是强化督导,倒逼推进。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各镇街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实施红黄白督导令考核机制,进行周计分和排名,由委政府督查室向排名倒数后三名的镇街区分别发布红色、黄色、白色督查令,由政府约谈镇街区主要负责人,倒逼工作推进。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保障建管并重
一是配套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配套本级奖补资金,使每户补助达到1000元,农村公厕达到10万元;落实考核资金,在涉农整合资金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日常督导和验收考核,对今年新改厕户和自行改厕提升户一次性通过级验收的给予适当奖补,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二是多元化投入,场化管护。一方面,由政府投资500多万元,建成16个管护服务站和16座粪便处理站,镇两级财政每年每户各补助30元,每年免费为改厕户抽运粪便两次。另一方面,由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成5座污水处理站;与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3000立方米大型沼气发电资源化利用项目,真正实现了农村改厕有人建,厕所坏了有人修,粪便满了有人抽和抽走后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