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990年,P&H初試啼聲,由“保羅”與“香草”二人創立一個小型公司,並命名P&H公司,主要集中在成衣貿易業務。 在短短數年間,公司在快速發展下,已由二人公司演變成百人工廠,及自行設廠編織毛衣。於1995年工場由香港遷移到中國大陸。從此展開國內業務發展。從1995年至今,公司分別與四間毛衫製造廠(紫金永誠針織廠,新德福製衣廠,怡泰針織廠及協信毛織廠)聯營,使生產工人人數達三千多人及每月產量提升至四萬多打毛衣。於近四年間,本公司更開托一條龍式毛料貿易,零售及批發,主要集中在南中國市場。 於2002年初,本公司更斥資於惠州興建一嶄新廠房,並命名為”永駿毛織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本公司更自設有集團顧問公司,集中於整體企業內部之基建重組及重新定位,更為公司重新締造管理模式。藉此,本公司可多參考和引入嶄新科技及現代化生產模式,公司預期會招聘四百工人及增加額外產量12,000打。新工廠將為一全新設施及現代化管理模範。 在未來,P&H會突出在毛衣界內其卓越貨品,人力資源及社會責任的地位。於1990年,P&H初試啼聲,由“保羅”與“香草”二人創立一個小型公司,並命名P&H公司,主要集中在成衣貿易業務。 在短短數年間,公司在快速發展下,已由二人公司演變成百人工廠,及自行設廠編織毛衣。於1995年工場由香港遷移到中國大陸。從此展開國內業務發展。從1995年至今,公司分別與四間毛衫製造廠(紫金永誠針織廠,新德福製衣廠,怡泰針織廠及協信毛織廠)聯營,使生產工人人數達三千多人及每月產量提升至四萬多打毛衣。於近四年間,本公司更開托一條龍式毛料貿易,零售及批發,主要集中在南中國市場。 於2002年初,本公司更斥資於惠州興建一嶄新廠房,並命名為”永駿毛織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本公司更自設有集團顧問公司,集中於整體企業內部之基建重組及重新定位,更為公司重新締造管理模式。藉此,本公司可多參考和引入嶄新科技及現代化生產模式,公司預期會招聘四百工人及增加額外產量12,000打。新工廠將為一全新設施及現代化管理模範。 在未來,P&H會突出在毛衣界內其卓越貨品,人力資源及社會責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