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格兰仕的发展路径可以看作中国制造行业的缩影

“中国制造”的浓缩品——格兰仕要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进行转变,提出了新中国制造时代,其转变的核心战略是今年提出的“中国红”,“中国红”能否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格兰仕的“红色”产品能否铺满世界大道?深圳广虹颜料
贯穿北京到珠海的公路大动脉,是一条长达2700多公里的105国道,它被称为世界工厂大道。在广东,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集装箱从这里出发,载着各种各样的“中国制造”送往世界各地。在中山和顺德的交界处,树立着一块“世界工厂”的广告牌,几年来从未改变过,就在今年,它悄然被一块红彤彤的格兰仕“中国红”公告牌所取代。
这是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曾独领风骚多年的珠三角如今面临转型的见证,它记录了珠三角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的嬗变。对格兰仕微波炉来说,这是否意味着其已放下手中最锋利的价格屠刀?那谁又能担负起格兰仕成长的改革重担呢?
“腾笼换鸟”的转变
格兰仕的发展路径可以看作中国制造行业的缩影。上世纪90年代,格兰仕自创“世界生产车间”模式,奉行“贴牌”战略和苦行僧式的低成本扩张模式,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生产环节,舍弃无力顾及的高端且盈利丰厚的研发、营销环节,迅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微波炉制造大王。
然而,在占据国内近60%的微波炉市场,占领了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后,年销售额200亿的格兰仕并没有从中获得巨额利润,“格兰仕”在全球市场仍仅限于中低档微波炉品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初级阶段的饱和,竞争对手在国内中低市场的发力,也给销售向更高目标的迈进制造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