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蟹宴上是拿什么洗去手上腥味的阳澄湖大闸蟹礼盒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吃大闸蟹了,于是大家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大闸蟹对于以前的人来说,他们吃完之后是怎样进行洗手以去除手上的腥味的?
宋代以前,洗脸、净手、浴身的时候,没有成团的肥皂,而是使用澡豆,澡豆恰恰是以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
贾府女眷赏桂花吃螃蟹,凤姐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这个细节在今天的读者眼里,一定觉得很新鲜。
宋代以前,洗脸、净手、浴身的时候,没有成团的肥皂,而是使用澡豆,澡豆恰恰是以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
澡豆一词,大约是在魏晋 南北朝 时代流行起来的。
这个时期,正是 中国历史 上的香料大发现时代,各种西方的、南方的香料到达中原,让贵族生活面貌一新。
澡豆的最大特点,正是豆面等天然去污原料与珍贵香料混合到一起,散发优雅的香气。
因此,这样一种卫生用品的产生,显然与两汉以来外来香料贸易的繁盛有关。
《千金翼方》妇人面药一节谈道: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
从魏晋到唐代,澡豆像擦脸油、护手膏、熏衣香等美容品一样,是贵族士大夫阶层的男男女女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千金方》中介绍的澡豆配方,往往奢侈得吓人,比如其中最夸张的一例(《千金翼方》):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钟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两,奈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两,麝香一铢。
上一十七味,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
常用洗手面作妆,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如此暴殄天物的澡豆,似乎在古代也并不多见。
不过,富贵人家使用的澡豆中掺加有名贵香料,却是很普遍的情况。
因此,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实际是古代澡豆的一种延续。
把绿豆面与桂花蕊等天然香料密封在一起,让绿豆面染上桂花香气,就成了吃螃蟹之后,去除手上腥气的清洁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