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同情,温灸开始下沉。
马少群(1903-1992),河北河间人,天津文史研究所馆员,著名老中医,一生致力于温灸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从小,我就致力于医学和同情心
至于治病救人,马少群从小就经常听父亲的教诲:“做人不要太看重钱”,“只有学医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梦想”。这在年轻的马少群心中播下了学医的种子。当时,马少群的家乡贫穷落后,缺少医疗和药品,他的亲戚因病去世,无法医治,这使得年轻的马少群长大后更有决心当一名医生。
在上学的时候,其他孩子会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玩。然而,马少群经常去当地的中医商店,看看坐着的中医是如何给人开药方的,并主动帮忙拉药箱和端仪器托盘。当被问及马少群是害怕还是肮脏时,他只是说:“我喜欢看如何待人接物。”作为家里的长子,14岁的马少群离开了学校,在离家十多英里的一家粮店当学徒。虽然当老师上学学医已经无法实现,但马少群从未放弃对医疗的向往。我用所有积蓄买了医学书籍。许多年后,马少群成为天津著名的商人之一,并且仍然对中医情有独钟。
自助,自我放纵,决心通过温灸
1934年,浙江宁波东方针灸学会引进日本温灸,马少群报名参加函授学习。工作之余,他学会了温灸,并主动用灸法治病。他治愈了自己的皮肤病和一名妇女的疝气疼痛,并对其他头痛和腿痛有显著疗效。这是对马少群的鼓励,也增加了他学习温灸的兴趣。
1943年,由于过度劳累,马少群相继患上梅尼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和胃病。虽然他当时学了九年温灸,但东方针灸学会的通信记录相对简单。此外,1系统的黑科技网吧txt下载940年社会因战争而封闭,导致马少群对温灸的疗效认识不足,不知道温灸可以治疗病情复杂的严重疾病。那时,马少群的家庭已经很好了,他找名医,吃了12年的中西药。然而,这种疾病变得越来越严重,并逐渐导致耳聋。马少群不顾一切地查阅古籍,思考疾病形成的原理,试图为穴位开出自己的药方,并以温灸为自主疗法。8天后,他取得了初步成果,各种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和体力大大增加。经过半年的温灸自主探索,马少群恢复得很快,一年后完全康复。
马少群意识到,温灸不仅能治愈小病,还能导致大病。从那以后,他下定决心不要让温灸淹没,也要考虑病人就医的痛苦,并决心继续研究和推广。
免费门诊救助的发展特点已经形成
1959年底,马少群对他的家人说:“如果温灸研究成功,这也是对国家的贡献。”在那之后,他辞去了工作(离退休只有3年),自愿去治疗病人,这是当时马少群认为的最好的温灸疗法。同时,它也面临着三大难题:灸疗仪器、灸疗医学和诊断。
温灸器的研究和设计需要温灸器,温灸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以推广,自习室关闭后无处可买。为了方便病人,马少群自己研究并设计了它,使用废弃的锡罐,并寻找白铁皮工匠来帮助试生产。半年后,他研制出马少群温灸仪,其基本结构至今仍在使用。
马少群温灸器质地轻,灸面积大,内外管套接,防止火蔓延灼伤皮肤;桶上小孔的大小和距离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可以使桶内的艾绒在少量的烟雾中持续恒温燃烧。马少群重新设计的温灸器大大提高了温灸的疗效,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方便患者学会自我灸。
灸疗药物处方的开发。东方针灸学会是卖药而不传经的,所以马少群翻遍了中医书籍和针灸书籍,选择了药方,终于开出了八种中药的药方,如五灵脂、青盐、夜光砂(微炒)、乳香、没药、葱白(干)。马少群将上述药物磨成细粉,先在自己身上试验。在没有不良反应后,他请当地的老中医进行鉴定,确认安全高效后,再给患者加用温灸。
形成独特的诊断方法马少群在医学院校没有系统地学习中医,不能诊断脉搏,只能看、闻、问,但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触摸诊断方法。什么是疾病和主要疾病?触摸特定的经络和穴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马少群将此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未来逐步完善和形成了独特的马氏经络诊断方法。
马少群自愿治病,不求名利,不付医疗费,也不接受礼物。当他生活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三栋私人房子来补贴家用。对于那些病重不能来诊所的人,马少群经常亲自去诊所,尽管他在风雨面前从不犹豫;当其他地方的病人来信要求治疗时,马少群会亲自回信,邮寄温灸仪和灸药,并详细讲解温灸方法。几十年来,马少群没有改变初衷,致力于温灸的研究、实践、推广和惠民,他伟大的道德之心如火如荼。
温灸系统书写书籍以示后学
马少群勤于研究古代戒律,善于在实践中摸索。他在马少群创立了独特的温灸诊疗体系,特别是多年来在实践中遵循先自己试验,再应用于他人的原则,得出“热可以灸”、“温灸可以急救”等治疗方法的结论。
自1962年以来,马少群一直在总结经验,编辑稿件,传播温灸,并积极将自己整理的温灸资料发送给各地的患者。傅去世的那一年,艾灸疗法越来越深入人心。他著有《温灸疗法简介》、《温灸研究与实验》、《马墨子法》、2021最新小说排行榜《中国温灸》等一系列手稿。被蜡印出来并分发给外界。有记载的手稿被印刷成上万册,他的温灸学术和经验被广泛传播。20世纪80年代,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中国针灸长寿等媒体多次报道了马温灸疗法的独特疗效。
1992年,马少群去世,享年90岁。马少群去世前一年,他仍在写手稿,他的亲戚朋友建议他注意身体健康。然而,他说:“每个人都死了,我不写出来,这些宝贵的材料不能传递下去。只有把它写出来,温灸才能流传下去,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我愿意让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病人都从温灸中受益。”心胸如此宽广,令人钦佩。1994年《马温灸法》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多次再版,使温灸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马少群富有同情心,一生都不会忘记当医生的初衷。他的温灸方法是中医的瑰宝。只有温灸方法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传承,他才能不辜负自己宝贵的初衷和崇高的道德操守。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