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公司于2008年4月注册成立,是潍柴动力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公司正按照国家发改委《汽车零部件试点管理办法》和《潍柴动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运作。通过潍柴动力的销售服务渠道回收旧机,在老厂区进行再制造研发和试生产,再制造发动机通过潍柴动力销售渠道销售到选定的地区。自销售出第一批再制造发动机开始,公司就建立了质量跟踪体系,根据目前反馈的情况,再制造发动机还未出现任何问题。目前公司生产的WD615系列柴油机的社会保有量在2007年年底就已经超过100万台,越来越多的发动机进入报废期,大量报废的发动机和零部件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潍柴动力开展发动机再制造业务,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另外,该公司的长远规划也在制定之中,如逐步拓展回收发动机系列产品,从车用发动机向工程机械、船用和发电用等发动机扩展。同时,开展变速器和车桥的再制造等。潍柴再制造创造绿色收益  一位用户几年前购买了一台装载机,工作时出现油耗高、动力不足的问题。后来,他将旧发动机以近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潍柴再制造公司,并以新发动机70%的价格买了一台再制造发动机。  潍柴再制造公司用新机25%的价格将这台旧机器买下来,经过重新分析、测量,采用物理无损表面处理等再制造工艺重新加工处理,重新装配试车,再次投放市场,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这台经过“再制造”而被赋予了新生命的机器,因其价格低廉且性能与新机无异而备受用户青睐,不少用户慕名而来,打听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购买到“再制造”机器。与当前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疲软形势相反,潍柴再制造公司的产品甫一亮相即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订单已经接近500台。  再制造是把废旧产品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流程,即主要以机电产品(装备)等废旧工业制成品为原料,在基本不改变产品结构和材质的情况下,运用高科技的清洗工艺、修复技术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专业化、批量化修复和改造,使得该产品在主要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等方面能够达到与同类原产品相同的标准要求。  2008年4月21日,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成为国家首批14家试点企业之一。公司利用潍柴615柴油机厂地进行试生产,成为14家企业中启动最快的单位。  目前,潍柴主要对七大类机型和产品进行再制造:一是作为主营业务的正常再制造发动机;二是市场上的“三包机”;三是主机厂改制机型,主要是主机厂积压的机器,潍柴通过再制造,既盘活了主机厂资产,同时也为主机厂提供了服务;四是潍柴过去的一些积压库存产品,可以通过再制造实现重新销售;五是维修站的教学机,这可以使一些旧零件得到重新利用;六是展机;七是零部件的再制造业务,为下一步将拓展的市场。  再制造给潍柴带来了一种新的低成本制造模式:只要不是打破机体的,能进行再制造的一定要重新利用,不能装机的则用在教学机上,再者是展机,层层过滤,完全利用,再制造公司的目标是让潍柴不再有报废的零部件。而对于用户来说,以低价格享受等同于新机的性能和服务的超值优惠;对于维修站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卖点和利润增长点;对于主机厂来说,免除了机器积压的忧虑,有利于资产的盘活。对于整个供应链环节,这是一种全新的共赢战略,是对资源的重新利用。  潍柴再制造的发动机具有三大特点:动力性和新机一样,经济性和新机一样,保修期和新机一样。作为潍柴的全资子公司,再制造公司还具备自己的三大优势:技术上和美国SRC公司合作;顶尖的进口设备,高起点,高标准;遍布全国各地的2700家维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