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继承方式包括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继承人必须是法律规定的一类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具有法律关系的一类人。那么法定继承是什么意思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一、法定继承是什么意思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可参加继承的继承人、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因而法定继承并不直接体现被继承人的意志,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继承人的意思将其遗产由其亲近亲属继承。
二、法定继承中遗产怎么分?
(一)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
(二)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三、法定继承需要做公证吗
法定继承是需要做公证的。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与遗嘱继承相对,又称无遗嘱继承,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份额进行继承的制度。
法定继承公证须提交的材料
(一)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
(二)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供有效的委托公证书及委托人、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
(三)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
(四)遗产的所有权证明及财产清单;
(五)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如系第二顺序法定继承,则还应提供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六)法定继承人已死亡的,需提交其死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该法定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七)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除亲自到公证机构为意思表示之外,需提交经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等。
法定继承的效力最低,继承通常都是先按照当事人的遗嘱分配财产,法定继承发生在当事人无任何遗嘱的情况下最后的一种继承方式。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法定继承是什么意思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