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时至今日,春节变化了很多,那么春节古今变化,感受到了吗?
春节古今变化:
曾经
能吃上一顿肉是非常不容易的,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杀头猪,
来庆祝新年,招待亲朋好友。
现在
可以说每天每顿的饭菜里,
多多少少的都会有肉的出现。
年夜饭
曾经
大年初一大拜年,
家家户户起个大早穿上新衣服,
晚辈向前辈拜年前辈给晚辈压岁钱。
现在
一到大年初一,人们奔向各个旅游景点、
电影院、游乐场等游乐场所,
反而家里,没有多少人。
曾经
除夕夜人们都呆在家里或出去串门,
喝着茶吃着已经准备好的干果水果,
看着春晚,听着长辈们唠叨。
现在
酒吧,ktv,
成了人们除夕夜呆的好地方,
除夕夜,放着好好的春晚不管,
大人小孩们纷纷拿着手机在某聊天软件中抢红包
曾经
过年就是终于可以穿新衣服了,
每年初一都要穿上新衣服,
就算是提前一个星期,
甚至更久就已经买好,
一直保留到初一那天才穿,
每晚上睡之前都还忍不住要试穿~
现在
网上购物越来越广泛便捷,
过年对新衣的期待也渐渐没有了,
想什么时候穿都可以,
只要买买买!
曾经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门神,
有的自己写,有的买来贴,
人们把自己的愿望都写在春联上,
用春联来表达辟邪除灾、
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现在
有的家庭门口不再贴春联了,
有的嫌麻烦,
有的过年也回不了家…
小时候,我们想要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变了,我们想要过年,可是也害怕过年。这些春节古今变化,你有感受到吗?在这里衷心的祝愿大家,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过个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