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影评:救赎与施恶

韩国电影在犯罪惊悚方面的拍摄时越来越有水准,故事的编排也较为精妙,从传统意义来说《邻居》属于封闭式的罪案电影,在一个幽闭的空间里发生连环杀人事件,然而本片对杀人动机并没有过多的渲染,而是在一些细节上精心编排,引人入胜,以此紧紧抓住观众的内心,此外影片强调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背负一定的心里阴影,使得影片不管是外在的杀人事件还是内里的精神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观众,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观众认可。
影片第一个细节来自于凶手向箱包店老板买箱子的时候支付了一张支票,然而他签的名字却是送披萨的安尚润,这点类似《伤城》中梁朝伟在杜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用的是比赛对手的名字“刘正熙”,凶手在杀第一小女孩的时候,通过镜头切换,暗示了这起事件最终会涉及的几个相关人物,不得不说效果很好,关联效应是电影屡试不爽的法宝。此外,安尚润从新闻上得知凶案每十天发生一次,而凶手正是每10天定一次外卖等等,这些细节都是人物知道真相的重要线索。
一部电影能在描写人物所作所为的时候顺便交代下人物内心世界,就算是把故事讲圆了,也就是说算是一部及格的电影,这部电影中,凶手杀人成为了串联的这几个人物的中心事件,而人物内心则成为了影片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此外,影片还讲述了关键几个人物的自我救赎,片中几乎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负罪感,汝善的母亲因为没有能够去接汝善最终导致汝善被凶手所杀,并因此产生了幻觉,每天都看见女儿回家,这是人物产生负罪感的精神表现,她会一直停留在事件的发生的伊始,幻想着能够挽回这一切,汝善的母亲也因为个人的负罪最终挽救了另一个女孩秀研的生命,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而安保大叔则因为是一起15年前的凶杀案的凶手,每天都在背负着心灵上的谴责,最终人性复苏也促使他最终站出来实施营救行动。而黑道人物纹身男则是一个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小恶人物,这个人物在最后的营救事件中以恶制恶,也算是个人良心上的一点小小安慰。
影片中停电那一处细节堪称神来之笔,也是影片高潮,影片在这里营造的氛围相当成功,因为停电使得任何犯罪都变得很顺当,或救赎或施恶也是在这一瞬间发生,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汝善的母亲因为内心的负罪感,在那个凶手要实施杀人计划的雨夜突然萌生要去接女儿的心里动机,于是阴差阳错救了秀研一命,这里不得不说母亲处理事件的方法很高明,故意制造交通堵塞引起人群关注,从而使凶手没有下手的机会。而即将跑路的安保大叔也因为停电一霎那知道凶手即将要行凶转而回去参与营救。送披萨的安尚润也是在报警的时候遭遇停电,转而直奔凶手住处制止犯罪。而黑道纹身男得知自己被陷害的时候,也在停电的时间段里逃出警局,直达凶手住处,影片四个人在这一事件中的营救行动,通过蒙太奇剪辑,制造出了紧张而扣人心弦观影效果,使得没有太多打斗过程的这部电影,单是在制造细节和营造人物内心动机这两方面就已经达到了电影吸引人看下去的目的。
此外,影片有一个细节凶手在每次遇到小区里的黑道人物纹身男的时候都会被揍个鼻青脸肿,影片以此说明了,凶手并不是一个强大到任何人都可以制服的程度,那为什么他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杀人呢,事实上,强大的是他那颗无法揣度的内心,为什么杀人,影片至始至终都没有给出个动机所在,这种无端的恶才是影片所想要讲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