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团粒结构恶化、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壤重金属超标,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4个原因,如何解决土壤这4个问题呢?我们有答案。土壤清道夫?对,大名蚯蚓,又称御道夫,活地龙、曲蟮、尿虫、地屎虫等。生于1980年代以前的人都对此物情有独钟,农村的孩子在地里天天见它,捏着玩儿;城里的孩子拿它当钓饵,去钓鱼。
我们的将来会以蚯蚓干为食吗?
当《流浪的地球》里刘户口带着妹妹闯祸被关,老爷子带着一盒蚯蚓干去通融狱警时,这个画面给我的冲击简直太大了,蚯蚓在哪里?
40年前随处可见的土壤清道夫,而今何在?我们身后的这片土壤里又能挖出来几条?土壤的四大破坏性问题用不用请清道夫来解决呢?......
土壤的清道夫,宁可在公路上晒死,也不回到土壤了
一、蚯蚓,我们那时候的蚯蚓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 。生长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类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蚯蚓连同泥土一同吞入摄食,其粪便可转化成有机物。
1837年,蚯蚓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生物”。距今,蚯蚓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5亿年之久。
《赋》云:乍逶迤而鳝曲,或宛转而蛇行。任性行止,物击便曲,是矣。术家言蚓可兴云,又知阴晴,故有土龙、龙子之名。其鸣长吟,故曰歌女。
又知,蚯蚓体形圆长而柔软,外表丑陋。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农事。
据查,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一英亩土壤中的20-40吨泥土;
蚯蚓能促进酸性和碱性土壤变成中性土壤;
蚯蚓体内可分泌出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的特殊酶,使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通过其体内转化为有机物;
蚯蚓能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元素,使其聚集在体内的量,为外界的10倍,因此,我们称蚯蚓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我们那时候的蚯蚓是这样的:
蚯蚓在泥土中蠕动
蚯蚓在泥土中
钓鱼者以蚯蚓作钓饵
二、如今的土壤是什么样?蚯蚓又在哪里也许是因为我后来上学了、工作了、工作忙了,对蚯蚓不太注意了,2000年以后很少再见到蚯蚓的身影。尽管自己一直在做农业工作,也经常在地里做取土的工作,但总是没有比较“意外”地再见到蚯蚓的身影,不禁让我有点小失望的感觉。
如今的土壤是这样的:
1、土壤团粒结构变差土壤团粒结构的概念是这样的:是由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的孔隙小、团聚体间形成的孔隙大,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能保证植物的根生长良好,作物健康生长。
土壤团粒结构
而现在的土壤结构是下面这样的:板结的外表、密闭的土层,还有各种块状的土壤,分不清哪个是团粒,哪个是单粒。作物的主根系不能垂直插入,也不能插入太深。
而土壤中的水分也不易流动,空气也流通不畅。可想,一个被卡了脖子的生物,他的生命会是什么样子呢?
被破坏的土壤,几乎没有了团粒结构
2、土壤酸化严重土壤酸化,是指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交换性氢离子或者铝离子后,使土壤碱性(盐基)离子淋失的过程。土壤酸化导致土壤ph值降低,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猛、铝离子深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简直太可怕了,这样的土壤,生命还能存活吗?即使是存活,生物又能延续多少年呢?
据知,我国南方土壤酸化与多酸雨有关,酸雨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还能诱发作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或者绝产。
土壤酸化后使土壤板结、重金属增多
3、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者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者过程,也称“盐碱化”。
现时我国的盐渍化土壤面积比较大,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主要是我们在推行区域灌溉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大自然的水盐运动规律,造成水有了,水多了,水却漫起来了的现象。而且近年次生盐渍化也影响了一部分土地 。排水不畅也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靠近河流的土壤也会发生盐渍化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黄淮流域以北地区发生较多。
盐渍化引起土壤表层盐分过高
4、土壤重金属含量污染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土壤中超过背景值 ,过量沉积而引起含量过高 。主要指,比重大于等于5.0的金属,如锌、汞、镍、钴、镉等。其中我国稻谷区域的镉超标已经被称为“公害”,“镉米危机”。
重金属的超标严重危害着土壤各大、中、微量元素间的平衡,对于土壤来说是种压力,对于作物来说是个毒瘤。这跟自然因素和工矿企业排污等有直接关系,也与我们农业劳动时的不合理施肥有关系。
故我们发现问题,若不及时解决问题的话,也许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真的会污染到人本身,这个危害将是不可想象的。
重金属超标致使土壤退化,不能耕作
三、我们需要解决土壤问题,蚯蚓,你还回来吗?其实,我们国家早在15年前就开始了对土壤问题的治理了。基本分两步走,一步是保土,一步是改土。先将土壤流失或者退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将土壤改良过来。
国家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将土地推倒、铲平、深翻,使得耕地面积始终保持在18亿亩以上;同时通过水利建设 ,将旱地变水田,将盐碱化耕地中的排水设施进行科学铺设;还将一些耕地附近或者上风口的企业进行关、停、治等措施整顿;将有机化作业提上日程;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连续推广15年;将农民职业化培训连续3年在做,其目的就是提高农民施肥科学理念......
土壤改良,我们在行动
尽管这样,我们发现,近40年对土壤质量的忽视,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有多么严重。据报,有些地方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蚯蚓的身影了,有些地方的蚯蚓宁愿上陆地来晒死,也不去土壤里生活了。
虽然蚯蚓是一种可以大量吸食重金属的动物,估计一些土壤中的重金属也实在让蚯蚓同志无能为力了吧。
我们称蚯蚓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现在是检测出来了,但我们该怎么做呢?要做多少年才能回到40年前的土壤质量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蚯蚓这个土壤的清道夫重新回家呢?
土壤改良势在必行了,我们呼唤蚯蚓大神,你快回来吧!蚯蚓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