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是什么意思

关于法定代理,毋庸置疑的是,代理权的产生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不是由当事人之间自主协商确定的。那么,法定代理是什么意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法定代理是什么意思
法定代理是指代理人的代理权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如我国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二、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是什么
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是:如果被代理人是未成年人的,那么他的法定代理人就是父母;如果父母去世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就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亲属、朋友或者有关单位担任。
三、法定代理人与监护人的区别是什么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包括:(一)法定监护人,
(二)指定监护人,
(三)遗嘱监护人,
(四)委托监护人。
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只能由其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诉讼活动。根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当监护人变更时,法定代理人也会变更。从而可以看出,法定代理人的权限来自于监护权。若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之监护人若丧失了监护权其法定代理人的资格同时丧失。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法定代理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法定代理人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某些特定的人是法律强制要求其称为代理人的,而这些人一般就是法定监护人,由于被监护人不能够行使民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其行使。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