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检修管理规定

随着dcs在大型火电厂的普遍应用,如何确定dcs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及维修项目才能保证dcs在火电厂应用条件下安全运行,是提高其可靠性的关键。实际应用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自诊断功能,及早发现异常情况,防止模件故障;检修时也要有合理的检修工艺和程序,兼顾dcs本身检修和重视控制系统外部设备的检修,并要根据dcs系统特性列出检修注意事项,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避免dcs装置模件在检修中受到损害。
1、dcs大、小修项目
根据计算机控制设备特点,dcs除像常规控制设备一样进行外围设备检修外,随机组大小修至少要进行以下项目的检修,即模件组态拷贝,核实控制模件标志和地址;清扫电源、模件及防尘滤网,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进行接地系统检查,冷却风扇检修,电源设备检修测试;重要测量和保护信号线路绝缘检查;电子室温度、湿度及含尘量检修前测试,检修后复查;模件电源及冗余模件的切换试验;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通信、手动操作站检查;进行卡进行校验等;检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检修中要严格执行工序卡制度,并认真做好检修记录,对电源、模件等测试要仔细填写测试报告。
(1) 大修项目
dcs系统大修随机组主设备大修进行,大修项目因包括以下内容:
1) 对控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作好记录。
2) 拷贝所有模件的组态,核实模件的标志和地址。
3) 清扫控制柜电源及模件,清理盘柜防尘滤网。
4) 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及固定螺丝。
5) 接地系统检查,电源性能测试,线路绝缘测试。
6) 对控制柜进行防尘、密封处理,更换冷却风扇。
7) 记录仪、打印机、报警窗、人机接口设备等检修。
8) 消除运行中无法处理的缺陷,恢复和完善各种标志。
9) 硬件设备功能试验,组态软件装载及检查。
10)测量模件校验,现场设备检修。
11)保护联锁试验。
12)电缆、管路及其附件检查、更换。
(2) 小修项目
dcs系统小修随机组小修进行,小修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清理盘柜防尘滤网,检查各种冷却风扇。
2) 电源及模件工作状态检查。
3) 硬件设备功能试验。
4) 消除运行中无法处理的缺陷。
5) 部分就地设备检修;部分i/o模件校验。
6) 机组主保护及联锁试验。
2、系统停机后的一般性检查与质量要求
dcs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不仅需定期对模件进行清理,在停机检修时更要做好清理工作,主要清除模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污及其污染物,清洁处理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以防静电放电损坏模件。模件清扫时,应使用洁净的仪用空气,气源管前部禁止用金属管子,毛刷应经常对地放电,吹出灰尘要用吸尘器吸净,避免腐蚀电路板,更要防止产生静电。系统停机后的一般性检查与质量要求如下。
(1) 检查环境条件。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内和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应符合有关规程或生产厂家的规定;集控室内光线充足,具备操作员操作监视的条件。
(2) 外观检查。检查系统设备的外观应完好,无缺件、锈蚀、变形和明显的损伤。有电源回路的电源熔丝和模件的通道熔丝应符合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有损坏应作好记录,并予以更换。各系统设备应摆放整齐,各种标识应齐全、清晰、明确。
(3) 必须在系统或设备停电后进行设备的清扫工作。
(4) 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检修时必须作好防静电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静电接地畹带,并尽可能不触电及电路部分;设备应放在防静电板上,吹扫用设备应接地,以防止静电放电损坏设备。
(5) 清洁用吸尘器必须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设备清洗必须使用专用清洗剂。清洁要使用洁净的仪用空气进行,气源管前部禁止用金属管子,毛刷应经常对地放电,吹出的灰尘要用吸尘器吸净,避免腐蚀电路板,更要防止产生静电。
(6) 检查各设备内外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电缆敷设捆扎整齐美观,标志齐全清晰。
(7) 电源线路及元件的处理。电源线路及元件也要按清洁和吹扫模件的方法进行清扫,组装后进行性能测试。
(8) 带有冷却风扇的,一定要检查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并对其清洗和吹扫或更新,以防dcs运行中因冷却风扇故障,引起机柜温度过高,诱发模件故障。
(9) 线路检查。
1) 大修中应对重要保护、测量信号及线路绝缘进行检查。绝缘检查应使用符合标准的摇表进行。测试绝缘前,应将被测电缆与控制设备分开,以免损坏控制设备。
2) 紧固接线时,应对接线混乱部位进行整理,整理后要核对接线的正确性,必要时进行试验。
(10) 控制电缆的布置要做到强电与弱电分开敷设,防止强电造成的磁场干扰,所有二次回路测量电缆和控制电缆必须避开热源。
(11)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出的所有电缆必须刷防火涂料,并注意粉刷间隔,采用合格的不然或阻燃材料封堵。
(12) 对进入机组主厂房(机本体、炉本体、喷燃器等部位)以及输煤、燃油和其他易燃爆场所的电缆,选用耐高温阻燃电缆。
3、dcs 检修前的准备
(一)dcs系统停运前运行准备工作
(1) 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异常情况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
(2) 检查测量控制室温度、工程师事和电子设备间温度及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或规程要求。检查现场总线和远程i/o的就地机柜的环境条件。检查冷却风扇的运转情况,记录有问题冷却风扇。
(3) 检查各机柜供电电压和ups供电电压及机柜内各类直流电源电压、各类打印记录和硬拷贝、各模件状态指示和出错信息。各通道的强置或退出扫描状况、各操作员站和服务站运行状况、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等。
(4) 系统停运检修前应做好软件和数据的完全备份工作。对于储存在易失存储器(如ram电子盘)内的数据和文件,应及时上传并备份。
(5) 检查系统报警记录,是否存在系统异常记录,如冗余失去、异常切换、重要信号丢失、数据溢出、总线频繁切换等。启动自诊断系统,记录系统自诊断结果,检查是否有异常。
(6) 检查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运行报警日志,对异常记录重点关注,并检查日常维护消缺记录,记录须停机消缺项目。
(二)系统停用原则
dl/t774—200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中指出,dcs系统应连接供电运行,局部检修宜停止相应的dcs设备电源。所以系统停用时要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再停电。其停电原则参考如下:
(1) 首先要确认与dcs 有关生产过程已全部退出运行再停运系统,否则应做好有关的隔离措施或禁止停运整个dcs系统。确认与停电相关的所有子系统,均已退出运行并允许该系统停电。
(2) 确认所有需检查、处理和信息保存工作均已结束;系统经确认吾人工作,停电所需手续办理齐全。
(3) 系统停电不得随意直接关闭电源,应依次按照先关闭个操作员站主电源,屏幕显示器、打印机等电源,再关闭现场控制站现场、系统及总电源开关的步骤进行。
(4) 工作站停用一定要先执行停机程序后再停电。
4、电源设备检修与质量要求
电源质量同样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用于dcs系统的电源既要保证电压的稳定,也要保证在一路电源故障时,无扰切换至另一路电源,否则会对系统工作产生干扰。
根据dl/t774-200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及有关规程要求,编者编制了电源系统检修的基本原则。电源设备检修应在停电后进行,检修前对电源开关设置及接线做好记录,对电源进行通电试验,调整有关参数,使其符合制造厂家要求。
(一) 电源系统技术指标
(1)不间断电源(ups)
1) 分散控制系统宜采用双路ups冗余方式供电,每路进线分别接在不同供电的母线段上;
2) ups二次侧不经批准不得随意接入新的负载。最大负载情况下,ups容量应有20%~30%余量;
3) ups供电主要技术指标:
电压波动小于10%额定电压;
频率范围50hz±0.5hz;
波形失真不大于5%;
备用电源切控时间小于5ms;
电压稳定度:稳态时不大于±5%额定电压,动态时不大于±10%;
频率稳定度:稳态时不大于±1%额定电压,动态过程不大于±10%;
ups应有过电流、过电压、输入浪涌保护功能,并有故障切换报警显示。
(2)电源隔离及电源分配
1) 分散控制系统电源必须由ups提供,不能直接由厂用电提供。
2) ups输出侧不允许接地时,应采用隔离变压器进行隔离,以便隔离变压器二次侧接地。
3) 每次检修时均要检查ups输出侧电源分配盘电源开关或熔断器等。
4) 供电线径取决于dcs系统负载,地线线径应与供电线径相同。
(二) 电源系统检修与质量要求
(1) 热控自备ups电源
1) 机组停运,系统退出运行。正常停运热控自备ups电源所供电的用电设备,然后关掉ups的开关,拔掉ups的连接插头;
2) 对ups进行清扫,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输出侧电源分配盘电源开关、熔丝及插座完好(若不好应予以修复),紧固各接线;ups蓄电池应无漏液,否则更换蓄电池;
3) 接通电源,热控自备ups启动自检正常,各指示灯正常,无出错报警;测量热工自备ups电源各参数应符合制造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