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清军和杜文秀的部队不知有多少人葬身在那里,那箐沟有段时间叫万人坟,芹菜塘的村民说那箐沟至今仍少有人进去,沟里的风吹起来发出的声音像人哭一样,刘家老祖母的坟也没有躲过那场战乱,杜文秀的人马攻下芹菜塘后将刘家老祖母的大坟炸开,坟内陪葬物被洗劫一空。
芹菜塘今天还有个传说刘家老祖母坟里填塞了很多棉花,坟被炸开后,棉花飞出来,四周的树木都被棉花挂白了,坟被炸坏以后,那块坟地很奇怪经常是白天会日烟,晚上会发光,走近一看又什么都没有。刘家老祖母被毁坏过的大坟现在仍在从散落的石材来看,那坟当年修得是很大的。
清军和杜文秀部队开战时芹菜塘的住户一部分迁走,一部分躲进原始森林打猎、开荒艰难度杜文秀起义被平息菜塘还是没有人去居住,人们嫌那地方死过的人太多,冤魂太多不吉利,芹菜塘肥沃的土地闲置多年无人耕种。到光绪中期。
清政府招抚号召邻近几个乡的人去芹菜塘安居恢复农事,为了让大家忘掉战乱消除恐惧和仇恨,也为了慰祭那些战死的冤魂,官府和民众共同出资在芹菜塘后山上盖了一个大殿供大家烧香祭拜,大殿内分成几格各路神都供着,佛教的、道教的、原始多神教的,各种人人马马摆满了大殿,各个民族都去那大殿做祭,各烧各的香各敬各的神,芹菜塘逐渐地复苏起来。
芹菜塘百年左右的占茶树尤其多,便是战乱结束后种下的:芹菜塘现在的住户大部分都是汉人,他迁来的时间都不长,芹菜塘没有留下凤冠山那样的古茶景象,是累遭战乱所致,芹菜塘自古就是交通隘口没有风冠山那么隐闭。白元代以来澜沧江两岸战乱频发,什么民族都不可能在交通主干道路交会处长久定居,芹菜塘村落一次次被毁,人户不断迁走,种茶的历史中断过,地都没有人能守住,地埂上的茶就更难留下来。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