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选型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最可靠、维护方便、性价比最优品牌。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结构的选择。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整体型是将plc各组成部分集装在一个机壳内。这种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但i/o点数固定,因此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型plc由框架和各模块组成,各模块插在相应插槽上,通过总线连接。这种结构构成灵活、安装、扩展维修方便.提供多种i/o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二是输入/输出点数(i/o点数)的选择。i/o点数是指plc所能接入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最大数量,是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plc按i/o点数分为小型plc(256点以下)、中型plc(256~1024点之间)、大型plc(2046点以上)、超大型plc(8192点以上)。在选用plc时,要根据控制对象的i/o点数要求确定机型,i/o点数包括主机的i/o点数和最大扩展点数。通常i/o点数是根据控制对象输入、输出信号的实际需要,再加上10%~15%的裕量来确定。
三是内存容量的选择。一般以plc所能存入用户程序的多少来衡量。在plc中程序指令是按“步”存放的(一条指令往往不止一“步”),一“步”占一个地址单元,一个地址单元占两个字节。如一个内存容量为1000步的plc,内存为2kb。为保证plc的正常运行,一般要求plc的存储器容量,按256个i/o点至少选8k存储器选择。需要复杂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更大,档次更高的存储器。
四是运行速度的选择。一般以执行1000条基本指令所需的时间来衡量,单位为毫秒/千步。cpu运行速度越快,则扫描周期越短,系统响应越快。
五是功能模块的选择。特殊功能模块可完成某一特殊的专门功能.其数量的多少、功能的强弱是衡量plc产品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特殊功能模块主要有a/d和d/a转换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位置控制模块、pid控制模块、远程通信模块等。
六是通信功能的选择。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①pc为主站,多台同型号plc为从站,组成简易plc网络;②1台plc为主站,其他同型号plc为从站,构成主从式plc网络;③plc网络通过特定网络接口连接到大型dcs中作为dcs的子网;④专用plc网络(各厂商的专用plc通信网络)。为减轻cpu通信任务,根据网络组成的实际需要,应选择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如点对点、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