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损害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一、人体损害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是:
1.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二级伤残:社交困难,不能独立工作,需要随时有人照看;
3.三级伤残:社交困难,生活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有人照看;
4.四级伤残:社交受限,活动、工作范围受限制;
5.五级伤残: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6.六级伤残:活动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7.七级伤残:暂时活动不受限制,但长期活动必定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时间大量减少;
8.八级伤残:工作连续性不强,社交受限制、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9.九级伤残: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10.十级伤残: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二、人身伤害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人身伤害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为:
1.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2.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宿费。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6.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
7.营养费。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8.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0.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三、人身损害多久可以进行伤残鉴定
人身损害在一个月左右可以进行伤残鉴定。治疗终结后做,一般为出院后一个月左右。如有安插钢板、钢钉的内固定,为内固定拆除后一个月左右。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经验性做法是腿部伤害3个月,头部伤害的6个月后到鉴定部门咨询具体的鉴定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