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施工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确定立柱间距,控制点为桥梁、通道、活动护栏、互通式立交和水平交叉口。立柱间距可分为2米和4米两种,2米间距为加强立柱,4米间距为普通立柱。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异形间距。安装好的护栏板称为异形板。由于异形板的间距不确定,制造难度大,影响工程实施。因此,在确定立柱间距时,可以尽量减小异形板立柱间距。例如,应首先测量两座桥梁之间的间距,以确定是否没有特殊形状的间距。如有异形板间距,应先确定异形板间距应出现在哪一端或中间,然后记录桩号和间距尺寸,制作异形护栏板。若柱间距不大于25cm,可采用分布法调整为多列。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立交桥坡道上的放线定位。立柱间距的实际尺寸应取下,但由于板是直的,且间距为路缘石上的曲线,因此伸缩和放置的尺寸不应超过5 mm。当间距大小收进后,护栏板安装方便,线条美观光滑。
  立柱垂直位置的确定:首先根据立柱之间的距离,用红铅笔在缘石上划出水平线,然后用线绳和钉子沿道路方向划出一条线,反复调整,再用红铅笔划出垂直线垂直线。以水平线为基准线,形成一条十字线。进入立柱时,要用力按立柱与十字线中心的距离,以保证立柱。垂直直线度。
  立柱高度控制:立柱顶面是否光滑决定了护栏顶面,立柱高度是影响护栏找正的最大因素。在最初的防撞护栏施工中,我们都假定路边的石块按照设计是绝对升高的。根据施工图纸,柱顶升高至70cm。当第一根桩打入桩顶至路边石顶70cm时,桩锤位置记录在打桩机导杆上。打入每根桩柱后,当桩锤落到记录位置时,将进行解释。立柱就位。这样,路缘石顶面的不规则性就反映在立柱顶面上,最终造成护栏板的整体不规则性。由于立柱高度比较费时且难以校正,采用以下方法控制立柱顶面高度。首先根据路面设计标高计算出出口缘石顶面设计标高,然后根据立柱顶面计算出出口缘石顶面高度为70cm。然后测量每根柱子穿透时的高度。但这虽然保证了柱顶面光滑,由于路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之间存在误差,且误差较大,所以会有一排柱从路缘石顶面不一致。在郑州至新郑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们有这样的路段。立柱顶面部分距边石顶面大于70cm,部分距路缘石顶面小于70cm。这个方法很复杂。在随后的施工中,我们找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确保护栏板的对准。首先,用水准仪(无水准点,仅相对高程)对各柱位的十字线进行水准测量,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坡度。这不仅保证了柱顶的平整高度,而且使柱顶与路边石顶之间的高度误差非常小。

冠县优泰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0635-2918518
1328752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