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一、十年普洱路之似是故人来

一、似是故人来
南京的夏日午后总是烦闷不堪。十年前的南京如是,十年后依然如此。
十年前的夏天,来到南京读大学。实则我并非是南京任何一所大学的学生,只是因为作为大陆首批通过高考前往香港读大学的“小白鼠”们,在办好签证之前,学校让我们先到南京大学学习一段时日,免得录取后,让我们这窝“小白鼠”在家游荡太久。
于是,从家里冰箱里“偷”了斤铁观音,带到南京,预备着慢慢喝。
只可惜,我低估了南京的热量,也高估了南大学生宿舍的条件,于是,没多久,铁观音在失去冰箱的保护后,全部阵亡。
那段时间很郁闷,茶变难喝了,没茶可喝。对于一个嗜茶如命的人来说,简直痛如刀割。好在,这世界上是有不需要放冰箱的茶的。
在某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坐上公车,离开南大浦苑,前往南京市区寻茶。
作为一个典型的闽南人,自小便是喝铁观音长大,既然铁观音都清香化,需要放冰箱,我自然想起福建茶里另一主力,武夷岩茶。
那一个下午,探听好南京的茶叶集散地,直接杀过去。无奈,试了一下午的武夷茶,都无法令我满意。
就在我绝望之际,看到一门面破旧,宛如八十年代的杂货店的门口的玻璃上用绿色的不干胶贴纸贴了几个字“云南普洱茶”。当时心下想,要不进去看看?
进去店里,四处观望了下,老板娘很热情,估计是没想到还有这种20岁的愣头青进来买茶吧。
招呼我坐下,给我试了2款普洱。说实话,我印象中的普洱茶,只是单纯的存在于广式早茶中,吃完油腻的鲍汁凤爪后喝一口浓浓的普洱,最是舒服不过。在我儿时不靠谱的记忆里,普洱茶必须是带着“霉”味。所以,第一次喝到没有“霉”味的普洱,惊奇,讶异。不过,老实说,那种浓酽的感觉,是那一下午最大的收获。
临走之际,买了两饼普洱,不知道是什么牌子,什么年份,只记得很便宜,一饼35元,中茶包装。
等到后来,我才知道那种来路不明的熟茶其实在那个年代,根本不用35元。但是对于当时已经习惯了铁观音500元/斤起步的我来说,普洱茶真是无比便宜,我也完全喝得起。
那天下午回去的时候,气温陡降,怀里揣着两饼不明来历的普洱瑟瑟发抖,公车经过清凉山的时候,闻到了馥郁的桂花香,才知道南京的秋天已经悄悄来临。
普洱,似是故人来,从那个下午算起,一头扎进去,一喝普洱便是十年。
【笨泥】二、十年普洱路之普洱待冬雪
【笨泥】三、十年普洱路之行走南京城
【笨泥】四、十年普洱路之冬日饮普洱
【笨泥】五、十年普洱路之离别金陵梦
【笨泥】六、十年普洱路之初识普洱茶
注:本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