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不能成立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能成立的法律后果如下:
1.不成立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不具有约束力;
2.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违背诚信原则,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二、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的区别
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区别如下:
1.内容判断上不一致。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2.成立和生效适用规则不同。合同的成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从事合同行为的意志自由,可以自由地选择合同的相对人、订立的形式和合同的内容,依其自由意志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只要具备意思表示这一基本事实,合同即告成立。而合同的生效必须在国家的干预下,依法判断合同是否合乎法律,只有合法的合同才有效。
3.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要件不同。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和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等。
4.成立和生效的时间有差异。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逻辑前提,合同只有在成立后才谈得上进一步衡量是否有效。
三、无效合同与不成立合同有何区别
合同无效与合同不成立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法律含义不同;
2.两者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
3.两者形成的原因不同;
4.二者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
5.二者的保护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