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墨播种育苗技术

乌墨 又名海南蒲桃、乌贯木,属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乔木。树高15~20 m , 树皮厚、灰黑色, 内皮白色,具腥味,火烧不死,萌蘖力强;叶草质、对生,椭圆形; 花芳香,白色;浆果橄榄形,熟时紫色至黑色,可食用,长1~2 cm ,种子1 粒。乌墨常散生于丘陵的疏林中,对土壤要求不高,能耐干瘠、高温。在广东省湛江,乌墨春季开花,果实7 月成熟,为华南用材及优良行道树种。我们对乌墨育苗进行了研究,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湛江林科所院内,位于北纬21°16′,东经110°21′,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315 ℃,极端最低温114~316 ℃,年降雨量1 855 mm ,5~9 月降雨量占全年75 % ,夏季潮湿,冬季干旱,蒸发量1 763 mm ,无霜期362 d。
2  材料与方法
211  种子来源
乌墨种子采摘于湛江市区行道树,选择树龄约15 a ,冠幅6 m 左右,胸径约30 cm ,树干通直,长势旺盛的优良树种。
212  种子处理
乌墨种子易腐烂,采回后用清水洗净,去掉种皮,将浮出水面的不饱满种子除去后捞起凉干待播。种子千粒质量约1 563 g。
213  整地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沙质壤土作育苗地,选好育苗地后用锄头深翻,清除土中草根及杂物,按宽100 cm ,高20 cm 起畦,作育苗床。播种前用015 %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
214  播种育苗
种子随采随播,贮存时间长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开沟条播,沟深2cm ,行距10 cm ,株距3 cm ,约250粒/ m2 。种子播完后盖土约2 cm ,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上稻草,每天淋水。种子播后约15 d 开始发芽,20 d 为发芽高峰期,发芽率90 %。
215  播后管理
乌墨虽然是典型热带树种,好阳喜湿,但由于播种正值7~8 月,光照强,为避免刚出土的小苗受强光灼伤,当种子出土20 %时,应收去稻草换上弓形架,盖上70 %的遮光网,每天淋水使苗床保持湿润。
216  抚育管理由于小苗刚出土,苗细嫩,加上土壤蒸发量大,要注意苗床保湿及采用小水漫灌或雾喷形式补水,注意水不要冲埋幼苗。除草是管理中一项不可少的工序,由于杂草长得比乌墨小苗快,杂草不但抢占空间、阳光、肥和水,而且还传播病虫害,所以必须及时清除,给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除草后要注意淋水定根,促进苗木生长。待小苗出土30 d 后,可施1 %的人粪水,也可用复合肥015 kg 加水50kg 淋洒,施肥后注意及时淋水冲洗。待小苗长出4~5 片叶时,可将小苗移栽至16 cm ×16 cm 塑料营养袋中,基质采用黄心土,小苗移植最好在阴雨天或下午进行,不要在中午阳光强烈时候上袋,以免被阳光灼伤小苗。种完后淋足水,架起铁架,盖上70 %的遮光网约1 个月,待小苗恢复生长后收起遮光网。冬季要做好防寒防旱工作,多施有机肥对防寒防旱、促进苗木生长有明显的效果。当1 年生袋苗高60~80cm 时,可上山造林。
3  小结
(1) 乌墨种子易腐烂,应随采随播,时间长会降低种子发芽率。
(2) 及时除草,除草后须注意淋足水,避免小苗旱死。
(3) 苗木上营养袋时最好选择在阴雨天气或下午进行,避免中午阳光强烈灼伤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