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劳务合同怎么举证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劳务合同,很多时候可能仅仅在口头上进行约定,产生纠纷时会涉及到举证问题,那么口头劳务合同怎么举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口头劳务合同怎么举证
劳务合同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二、劳务合同怎么写才有效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能够依法承担劳动合同的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者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年满16周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还必须年满18周岁。
(二)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条款,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签订劳动合同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平等就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任何政治上和人身上的依附关系,当事人双方以平等的身份订立劳动合同。自愿是指签订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当事人双方自己的愿望,任何一方不能强迫对方签订劳动合同。
三、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两者主体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
(二)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
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确立后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一方无须成为另一方成员即可为需方提供劳动,双方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三)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由于在劳动关系确立后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组织、支配,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提供劳动的一方有权自行支配劳动,劳动风险责任自行承担。
(四)法律干预程度不同
因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工资除当事人自行约定数额外,其他如最低工资、工资支付方式等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劳务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劳务费,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价格及支付方式等,国家法律不过分干涉。
(五)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
劳务合同的违约赔偿标准法律上没有强制规定,虽然在劳务关系中双方可以随时随地终止劳务关系,但劳务合同当中约定的一些其他事项,在不违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双方都得遵守约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口头劳务合同怎么举证的相关内容,口头劳动合同的证明方式必须通过公司的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记录等来证明当事人与该单位存在过劳务关系。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