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超前注浆法在隧道塌方治理中的应用

(一)小导管打设
1.小导管施工前准确放样,定好钻孔位置.作好标记。并设 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钻孔时用来控制小导管的外插角度和方向。
2.小导管制作及安装,超前小导管前端采用呈尖端状,管 壁四周有8ram注浆孔,成梅花形布置,问距为15cm。尾部有1m 不设注浆孔。结构采用φ42壁厚3.5mm热轧无缝钢管,安装时孔位误差小于5cm,角度误差小于2℃。
(二)小导管注浆
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按注浆站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 安排设备就位,接好管路系统,做注浆前的试运转。用1.5~2倍 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并接好风、水、电,检查管 路系统是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 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间一般20分钟。
2.注浆压力控制。注浆过程中,将压力分为几个阶段,逐级升到规定值。注浆开始时,使用最低一级的压力压注,当注 浆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再将压力升高一级。当注浆量又增加到 一定程度,再将压力升高一级,如此直到在规定压力下,单位 注浆量达到设计标准,结束注浆。压力分级不宜过多,本次塌 方治理中,注浆压力分为三个阶段时,三阶段压力分别为0.5mpa,0.8mpa,1mpa。采用三阶段分压注浆,减少浆液的过度流失,节省了压浆材料。
3.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后稳定20分钟后,结束注浆。
4.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1)在注浆过程中,经常出现串浆现象。发生串浆时,在有多台注浆机的条件下,应同时注浆,在单泵条件下应将注浆 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将管内杂物清 除并用高压风或高压水冲洗,然后再注浆。
(2)水泥浆单液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进浆量很大,压力 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和配比,缩短凝胶时间,进 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 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
(3)注浆效果检查在小导管搭接范围内进行,主要检查注 浆量偏少或有怀疑的注浆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渗入性注浆 通过钻孔检查注浆厚度,小于30era时,应补管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