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是我省西部山区的一个贫困县,经济力量非常薄弱。近年来,该县将布艺刺绣等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品开发作为富民兴县的一项产业来抓,使得山区农妇手中的“布耍活”走俏市场。截至去年7月,全县工艺品销售收入达216万元,从业人均增收487元。目前,千阳县正在着手将这一边缘产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做强做大。
曾经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千阳县地处我省西部边陲,县城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微薄。但这里文化氏蕴深厚,民间艺人辈出,妇女们生就一双巧手,做得一手好针线,绣得一手好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千阳县的布艺、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品早已闻名遐尔,先后荣获各项大奖76项,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其制作以单家独户和炕头生产为主,制约着工艺品的规模和效益增加。
1111为此,千阳县提出做大做强民间工艺品的思路,不断掘、整理和开发民间工艺品。他们组建了民间艺术有限公司,由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对工艺品进行全新设计、创作和包装,共开发设计出布贴画、软雕塑等新产品120多种;选派50名重点艺人到省美术博物馆和安塞县学习;安排20多名知名艺人进驻重点地蹲点,手把手向群众传授刺绣、布贴等工艺技术。同时,他们通过参加北京文化产业博览会和森博会等“文化大集”广泛宣传“布耍活”,并在广州、深圳、上海和西安等地设立营销点,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千阳民间工艺品产业已形成布制品、编织等8大类3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从业人员达到3200多名,发展工艺品作坊4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