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到法院进行起诉。那么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怎么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民事案件开庭之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传票上有法官联系方式。
(一)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
(二)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怎么办
如果被告已经签收法院传票的,被告缺席不影响法院审理,可以缺席判决。
被告不签收传票或者被告无法寻找的,法院可以在报纸或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送达,到期后视为被告已签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缺席判决适用于下列情况:
(一)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二)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三)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五)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
三、民事诉讼开庭流程是怎样的
(一)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二)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三)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4、宣读鉴定意见;
5、宣读勘验笔录。其间,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四)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4、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五)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做出裁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的相关知识,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