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潮汕,已经隐约有了一丝秋的寂寥,想让人架起牛肉火锅,呼噜噜吃上一顿,出了汗才觉得浑身爽利。在1036米的双髻娘山上,入目满是枯黄的枝叶和毫无生机的山野,让人格外想念春天。
朋友看出了我心中所想,慢条斯理地将正在喝的蜜兰香换掉了。
“来尝尝这款雪芽。”递过来的这杯茶颜色真是漂亮。金黄的茶汤,像秋日阳光照射下的水面,小心翼翼地品上一口,鲜爽、清冽、甘甜,清新的兰花香气若有若无地萦绕在鼻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暖春时的兰花绽放的画面,那兰花瓣上还点缀着颗颗晶莹剔透的冰晶。
我原以为凤凰单丛中的蜜兰香就已足够迷人,那种蜜香中混合着点点芝兰花香,也曾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可现在却觉得蜜兰香差了一丝鲜爽感。
差不多每年三月中旬,天气还乍暖还寒,茶树刚刚伸展出一二叶的时候,就到了雪芽一年一次的采摘期。
这个时候采的鲜叶被人们称为“越冬芽”,也就是在冬天发芽,但由于低温保留了芽苞状态,在初春时生长出的第一批符合标准的一芽一二叶。
可潮汕本地的茶农采了大半辈子“正常”的一芽三四叶,早已养成习惯,所以就算是在监察员频繁地提醒下,依然有茶农犯错。一天下来,即便竭力控制,所采的鲜叶制成干茶后依然人均不足两斤。
显然此时并不是大多数凤凰单丛的采摘时间——就算是这个茶园中的茶树品种是具有“发芽早、生长均匀”特点,被誉为国家级良种的白叶单丛也能不例外。
对于凤凰单丛而言,一芽三四叶含有更多芳香物质,且容易在制作工艺中激发出完美香甜、变幻莫测的品种香,这也正是它被人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比而言,只选择一芽一二叶的凤凰单丛在制作时如何更好地激发出甜蜜醇美的香气就成为了棘手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乌龙茶的制作历史上鲜有人为之,想找个前例做参考也极为困难。
在长期的尝试中,凤凰单丛的制茶师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能更好激发香气的特殊制作工艺——重晒轻摇。
与传统单丛茶的工艺有所不同,这种“重晒轻摇”的新型工艺可以使茶青的含水率降低,减少做青次数和力度,尽量多的保留芽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
“重晒”即延长晒青环节的时间使叶片水分含量降低,需要选择晴天采摘晾晒,制茶师傅时刻关注阳关与叶片变化,每5-6分钟就将茶叶轻翻一遍,使晒青均匀,叶片不会晒伤。
而增加“轻摇”次数则是为了使成茶滋味足够鲜爽。但要注意摇青力度,每一摇青机前都需要一位师傅专职负责观察与把握,保证每一批鲜叶发酵程度与标准一样。
这种严苛的采摘标准、挑剔的采摘时间,再加上复杂的制作工艺,使每一批成茶的制成率都不足百分之六十——这也是我们选择这款产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杯好茶,除了独具匠心的制作工艺,自然不能少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位于潮州海拔1036米的双髻娘山主峰的茶园,终年云雾缭绕,泉水丛涌,植被原始茂盛,独特的火山岩地质使土壤中富含许多有机物,因而造就了一种独特山韵,使其带着凤凰山的清高兰花香与双髻娘山的甜爽蜜韵。加之“越冬芽”发芽较早,失去了虫咬与农残的风险,使雪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珍贵的生态放心好茶”。
十月末的深秋,不管是满目萧瑟的落叶,还是越来越难以抽身的早晨的被窝,都容易让我们更怀念春天,不如来一杯一年仅能在初春时节制作一次的雪芽,在独特的蜜兰花香中感受冰雪消融的味道。
提示
1、何为雪芽:因为鲜叶仅来自茶园初春生长的第一批越冬芽,品饮时又有冰雪的清冽感,故命名为“雪芽”。
2、只采摘初春生长的第一批一芽一二叶,鲜叶数量有限。
3、使用特殊制作工艺,每一批产品的成茶制成率不足60%。
4、兰香蜜韵明显,独有冰雪清冽感,鲜爽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