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土地如何处理

在出现有纠纷的时候,是需要及时去进行处理的,特别是邻居之间的纠纷,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那么纠纷土地如何处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纠纷土地如何处理
土地纠纷的处理首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然后由人民政府处理;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再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土地纠纷的概念
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具体而言,就是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同时对未经确权的同一块土地各据理由主张权属,根据各方理由难以解决的土地权属矛盾。
土地纠纷特征:
(一)主体的多样性,土地所有权的争议一般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使用权的争议则是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也有发生在国家或集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
(二)客体的特定性,一般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由谁来行使问题。
(三)争议大都表现为情况复杂、年代久远、查证难度大以及政策性强等特性。
(四)土地权属争议有特定的程序。
引起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
(一)相邻单位或个人之间权属界线不清;
(二)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
(三)用地手续不完备;
(四)有关补偿、安置等措施未落实;
(五)国家政策体制变动;
(六)土地租赁、借用或重复征用、划拨等引起土地权属紊乱;
(七)农田基本建设造成的土地原有状况的改变和地界变更而又无原始记载,以及其他历史原因遗留问题等。
三、有争议的土地如何确权
对土地有争议的,待争议解决后再确权登记颁证。建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纠纷土地如何处理的相关知识,发生土地纠纷最好是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了的可以请村委会调解或者向政府申请仲裁。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