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符合国家养老产业政策,在解决城市化发展的同时,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相对于孤立分散的养老机构,更能发挥国家“机构为支撑”的政策作用。全龄社区集中的养老设施承载了整个社区乃至周边社区的养老服务照顾体系。同时重庆社区微型养老院通过完善的养老及其他配套设施可以提高周边的土地价值。2投资人:当前国有垄断占绝大多数市场,投资渠道狭小,作为可持续投资及持续收益的社区微型养老院养老产业项目,更容易获得各级政府的政策税收的支持。养老持有型物业,是后期持续融资的有效工具,同时又是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型产品。3开发商: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打压的形势,养老地产项目可有效的回避调控风险,参与民生建设,获得各级政府的支持,销售型和持有型物业相结合的模式可以获得现金流和总体利润的平衡。同时持有型物业也是开发商后期持续融资的一个有效工具。
2009年底,我国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3498万人,27个省区、320个县和4个直辖市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城镇社区微型养老院基本保险参保人数达40061万人,参加“新农合”人数达8.3亿人。城乡生活保障覆盖人数达到7105.6万人,农村171.8万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我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老龄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了一套涵盖养老、、生活和照料服务、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内容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为发展老龄事业、改善老龄老年人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社区微型养老院代运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要着力扩大保障制度覆盖面,搞好制度整合衔接,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重庆社区微型养老院从事养老行业7年以来,交流过的养老客户有近千人,当中有还未退休、年富力强的50后,也有白发苍苍、子女在外的30后,有想继续发光发热的退休企业家,也有寄情于山水、读书练字的退休教师。在一些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社区微型养老院代运营笔者所在的咨询设计团队会将产品和运营模式整合,围绕客户未来的生活方式去做一体化构建。
传统的社区微型养老院养老服务与空间设计主要围绕如何“帮助”(helping),我们提倡这种理念可以逐步向“支持”(supporting)转变。支持型的设计理念在于鼓励老人尽可能的独立完成动作,由被动的接受帮助变成更加积极自主的生活方式。这就激发我们重新思考例如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之间的关系,无障碍设计的介入程度等问题。与此相关的理念也包括“就地养老”(aginginplace)的方式,它也是社区微型养老院代运营居家养老方式在养老社区的一种延伸。尽可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老去,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改变。因此需要做出更加“包容”的环境设计,也对运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